JavaScript is required

JCR 分区和中科院分区哪个更受国内认可?

3
2025-11-06 15:52:58

毫无疑问,中科院分区在国内的认可度更高,影响力也远大于 JCR 分区。

对于国内的绝大多数高校、科研机构和学者而言,中科院分区是用于科研评价、职称评定、博士毕业和奖金评定的指挥棒

虽然两者都基于 WOSWeb of Science)的 JCRJournal Citation Reports)数据,但它们是两套完全不同的评价体系。JCR 分区是国际通用的标准,而中科院分区是更符合中国科研生态的本土化标准。

以下是两者的详细对比和原因分析。

核心区别:为什么中科院分区更受认可?

JCR 分区和中科院分区最大的区别在于分区方法分区结果

对比维度

JCR 分区 (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中科院分区 (CAS Journal Ranking)

发布机构

科睿唯安 (Clarivate) (WOS 数据库所有者)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CAS)

分区方法

平均主义(四等分)

 

将一个学科的所有期刊按影响因子 (JIF) 排序,平均分为 4 份。

金字塔结构(精英导向)

 

3 年平均 JIF 排序,前 5% 1 区,6%-20% 2 区,21%-50% 3 区,剩余为 4 区。

分区术语

Q1, Q2, Q3, Q4

 

Q = Quartile, 即四分位)

1 , 2 , 3 , 4

 

(中文的

分区结果

Q1 期刊数量庞大(占 25%

1 区期刊数量稀少(仅前 5%),入选难度极高。

核心结论:

中科院分区的“1“2门槛远高于 JCR “Q1”“Q2”。这种金字塔式的划分方法,使其顶刊(1区、2区)的含金量和稀缺性远高于JCR Q1

因此,国内机构在进行资源分配和科研评价时,普遍采用中科院分区,因为它能更严格地筛选出顶尖的学术成果。


为什么中科院分区在国内影响力更大?

  1. 评价体系的指挥棒

国内绝大多数高校和科研院所,在制定博士毕业要求、教师职称评定、科研项目结题和发放科研奖励时,都明确以内中科院分区为标准。

    • 博士毕业:许多学校要求博士生必须发表至少 1 中科院 2 “1 的论文。
    • 职称评定:评选教授或副教授时,中科院 1 论文是极其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指标。
    • 人才招聘:在引进高层次人才时,招聘启事中常会明确要求应聘者近五年以第一作者发表过多篇中科院 1 /2 区论文
  1. 术语的统一

在国内的学术语境中,当人们提到一区二区时,默认指的就是中科院分区。

    • 中科院分区:使用“1 “2 一区二区
    • JCR 分区:使用“Q1”“Q2”

如果您在中国的大学或研究所文件中看到要求发表 SCI 1 区论文,这几乎 100% 是指中科院分区。

  1. 更符合国内的评价习惯

JCR Q1 包含了 25% 的期刊,在很多学者看来,这个范围过于宽泛,无法有效拉开顶尖成果的差距。而中科院分区(尤其是升级版)引入了期刊超越指数等更复杂的算法,旨在更精确地定位每个学科的顶刊,这种精英化的筛选方式更受国内评价体系的青睐。

总结

对国内学者而言,您需要这样理解这两个分区:

  • 中科院分区 (1, 2...):这是您必须高度关注的标准。您的毕业、晋升、拿奖金,几乎完全依赖于这个排名。
  • JCR 分区 (Q1, Q2...):这是一个国际通用的参考标准,在国际交流时有用。但在国内的实际评价中,它的重要性远不如中科院分区。

 

毫无疑问,中科院分区在国内的认可度更高,影响力也远大于 JCR 分区。

对于国内的绝大多数高校、科研机构和学者而言,中科院分区是用于科研评价、职称评定、博士毕业和奖金评定的指挥棒

虽然两者都基于 WOSWeb of Science)的 JCRJournal Citation Reports)数据,但它们是两套完全不同的评价体系。JCR 分区是国际通用的标准,而中科院分区是更符合中国科研生态的本土化标准。

以下是两者的详细对比和原因分析。

核心区别:为什么中科院分区更受认可?

JCR 分区和中科院分区最大的区别在于分区方法分区结果

对比维度

JCR 分区 (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中科院分区 (CAS Journal Ranking)

发布机构

科睿唯安 (Clarivate) (WOS 数据库所有者)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CAS)

分区方法

平均主义(四等分)

 

将一个学科的所有期刊按影响因子 (JIF) 排序,平均分为 4 份。

金字塔结构(精英导向)

 

3 年平均 JIF 排序,前 5% 1 区,6%-20% 2 区,21%-50% 3 区,剩余为 4 区。

分区术语

Q1, Q2, Q3, Q4

 

Q = Quartile, 即四分位)

1 , 2 , 3 , 4

 

(中文的

分区结果

Q1 期刊数量庞大(占 25%

1 区期刊数量稀少(仅前 5%),入选难度极高。

核心结论:

中科院分区的“1“2门槛远高于 JCR “Q1”“Q2”。这种金字塔式的划分方法,使其顶刊(1区、2区)的含金量和稀缺性远高于JCR Q1

因此,国内机构在进行资源分配和科研评价时,普遍采用中科院分区,因为它能更严格地筛选出顶尖的学术成果。


为什么中科院分区在国内影响力更大?

  1. 评价体系的指挥棒

国内绝大多数高校和科研院所,在制定博士毕业要求、教师职称评定、科研项目结题和发放科研奖励时,都明确以内中科院分区为标准。

    • 博士毕业:许多学校要求博士生必须发表至少 1 中科院 2 “1 的论文。
    • 职称评定:评选教授或副教授时,中科院 1 论文是极其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指标。
    • 人才招聘:在引进高层次人才时,招聘启事中常会明确要求应聘者近五年以第一作者发表过多篇中科院 1 /2 区论文
  1. 术语的统一

在国内的学术语境中,当人们提到一区二区时,默认指的就是中科院分区。

    • 中科院分区:使用“1 “2 一区二区
    • JCR 分区:使用“Q1”“Q2”

如果您在中国的大学或研究所文件中看到要求发表 SCI 1 区论文,这几乎 100% 是指中科院分区。

  1. 更符合国内的评价习惯

JCR Q1 包含了 25% 的期刊,在很多学者看来,这个范围过于宽泛,无法有效拉开顶尖成果的差距。而中科院分区(尤其是升级版)引入了期刊超越指数等更复杂的算法,旨在更精确地定位每个学科的顶刊,这种精英化的筛选方式更受国内评价体系的青睐。

总结

对国内学者而言,您需要这样理解这两个分区:

  • 中科院分区 (1, 2...):这是您必须高度关注的标准。您的毕业、晋升、拿奖金,几乎完全依赖于这个排名。
  • JCR 分区 (Q1, Q2...):这是一个国际通用的参考标准,在国际交流时有用。但在国内的实际评价中,它的重要性远不如中科院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