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术期刊评价领域,除了广为人知的期刊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另一个日益重要的指标——CiteScore(引用分数),正以其全面、透明和免费的特性,受到越来越多科研人员的关注。
CiteScore 是什么?
CiteScore 是由全球著名出版商爱思唯尔(Elsevier)于2016年推出的期刊评价指标。它基于全球最大的文摘和引文数据库 Scopus,旨在提供一个比传统指标更全面、更透明的期刊影响力评估方法。与影响因子主要关注期刊文章不同,CiteScore 的评价范围更广,涵盖了期刊、丛书、会议论文集和行业出版物。
CiteScore 的计算方法
CiteScore 的核心在于其四年的评价窗口,这被认为能够更稳定地反映期刊在不同学科领域的学术影响力。
其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
A = 期刊在 2021 年、2022 年、2023 年和 2024 年这四年间发表的所有文献,在这四年期间被引用的总次数。
B = 该期刊在 2021 年、2022 年、2023 年和 2024 年这四年间发表的所有文献总数。
CiteScore 的主要特点与优势
全面性 (Comprehensive):
更长的评价窗口: 采用四年的时间窗口,相比影响因子的两年窗口,数据更加稳定,尤其对于那些成果需要更长时间才能产生影响的学科(如人文社科)更为公平。
更广的文献类型: 分母(B)计算了期刊发表的所有文献类型,包括研究论文、综述、会议论文、数据论文、书籍章节等,能更真实地反映期刊的全部产出。
透明性 (Transparent):
数据可验证: 任何人都可以通过 Scopus 平台,点击查看构成 CiteScore 分子(引用次数)和分母(文献数量)的详细列表,整个计算过程完全透明,可供核查。
时效性 (Current):
CiteScore Tracker: 除了每年发布一次的正式 CiteScore,Scopus 还提供 CiteScore Tracker 工具,该工具每月更新,让用户可以实时追踪期刊在当年的表现,为投稿决策提供最新的数据参考。
免费开放 (Free):
与需要订阅才能查询的 JCR 影响因子不同,CiteScore 是完全免费向公众开放的。任何人都可以访问 Scopus 网站查询任何期刊的 CiteScore 指标。
CiteScore 与影响因子 (Impact Factor) 的主要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