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景德镇陶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青年教师杨玉龙以第一作者身份在Nature子刊Nature Water(《自然-水》)上发表了题为“Large-scale deployment of single-atom catalysts via cross-scale confinement in ceramic membranes for advanced water treatment”的研究论文。
该成果以景德镇陶瓷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联合南京大学、清华大学。景德镇陶瓷大学2022级硕士研究生李豪为共同第一作者,常启兵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这是学校首次以第一单位身份在Nature子刊发表高水平研究成果。
单原子催化剂因其高原子利用率和优异的催化活性,被视为革新现有水处理技术的重要突破点。该研究聚焦国家新污染物治理重大需求,提出一种跨尺度组装策略,成功将锰单原子催化剂(Mn-SA)限域负载于碟式陶瓷膜纳米孔内(Mn-SA@CM)制备催化陶瓷膜,攻克了单原子催化剂在水处理应用中稳定性差、规模化难、传质受限三大技术瓶颈。
研究结果表明,该催化陶瓷膜处理实际医院废水时,对新污染物去除率持续保持在97%以上,同时实现了超快去除速率(9.8×104min⁻1)与超高透水性(150 L·m⁻2·h⁻1)的协同突破,连续稳定运行7天无性能衰减现象。该工作不仅为高性能催化陶瓷膜的可控构筑及其工程化应用开辟了新途径,更为破解新污染物治理难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来源:景德镇陶瓷大学,爱科会易仅用于学术交流,若相关内容侵权,请联系删除
10月1日,景德镇陶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青年教师杨玉龙以第一作者身份在Nature子刊Nature Water(《自然-水》)上发表了题为“Large-scale deployment of single-atom catalysts via cross-scale confinement in ceramic membranes for advanced water treatment”的研究论文。
该成果以景德镇陶瓷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联合南京大学、清华大学。景德镇陶瓷大学2022级硕士研究生李豪为共同第一作者,常启兵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这是学校首次以第一单位身份在Nature子刊发表高水平研究成果。
单原子催化剂因其高原子利用率和优异的催化活性,被视为革新现有水处理技术的重要突破点。该研究聚焦国家新污染物治理重大需求,提出一种跨尺度组装策略,成功将锰单原子催化剂(Mn-SA)限域负载于碟式陶瓷膜纳米孔内(Mn-SA@CM)制备催化陶瓷膜,攻克了单原子催化剂在水处理应用中稳定性差、规模化难、传质受限三大技术瓶颈。
研究结果表明,该催化陶瓷膜处理实际医院废水时,对新污染物去除率持续保持在97%以上,同时实现了超快去除速率(9.8×104min⁻1)与超高透水性(150 L·m⁻2·h⁻1)的协同突破,连续稳定运行7天无性能衰减现象。该工作不仅为高性能催化陶瓷膜的可控构筑及其工程化应用开辟了新途径,更为破解新污染物治理难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来源:景德镇陶瓷大学,爱科会易仅用于学术交流,若相关内容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