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3日,第十一届通信和信息处理国际会议(11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ICCIP 2025)在海南陵水开幕。本次会议由北京邮电大学和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管理局联合主办。来自国内外的200余名专家学者,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加会议,共同探讨通信与信息处理领域的前沿理论及创新发展路径。大会开幕式由英国伦敦玛丽女王大学Michael Chai教授主持。

英国伦敦玛丽女王大学Michael Chai教授
北京邮电大学校长徐坤教授为大会开幕式视频致辞。他向与会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指出2025年是北京邮电大学建校七十周年,也是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之年,北京邮电大学将始终向着高质量建成信息科技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阔步前进,期待通过本次大会,与会者能够深入交流,为通信和信息处理领域发展和海南自贸港建设贡献智慧与力量。

北京邮电大学校长徐坤教授
大会主席、北京邮电大学郭莉教授在致辞中表示,ICCIP历经十载深耕,会议规模持续扩大,影响力稳步攀升。希望在第二个十年开篇之年,ICCIP能够以新征程承载新期待,新起点孕育新机遇,为全球信息技术进步注入新的动能。

北京邮电大学郭莉教授
大会主旨报告由玛丽女王海南学院常务副院长许琼来主持。北京科技大学张海君教授、海南大学张清辰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刘武教授、北京邮电大学贾诸青副教授、北京邮电大学李蓝天副教授,分别作了精彩的主旨报告,分享了各自在通信与信息处理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玛丽女王海南学院常务副院长许琼来

北京科技大学张海君教授
《面向6G网络的人工智能赋能资源管理》

海南大学张清辰教授
《用于预测癌症免疫治疗毒性反应的生物标志物挖掘》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刘武教授
《面向高效高保真数字人的动作生成技术》

北京邮电大学贾诸青副教授
《跨子空间对齐:安全私密信息检索与分布式计算的统一框架》

北京邮电大学李蓝天副教授
《混合语音信息处理》
会议期间,还举行了主题为“工程教育领域中的人工智能:挑战与机遇”的跨国教育论坛。

本届会议为期4天,除5场主旨报告外,还设置多个技术分会和线上分会及海报展示等多维学术交流环节,内容涵盖5G/6G可持续性、智能生物医学信息处理、智能农业、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主题,设有非地面网络(NTN)、通信系统与物联网技术、跨学科人工智能与信号处理、智能感知与认知计算、智能技术在数字系统与取证中的应用等热门主题。
此外,11月14日,大会信息技术创新竞赛决赛在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举行。竞赛围绕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核心技术的实际应用展开,主题包括“信息技术应用系统设计与实践”及“信息关键核心技术研发”。竞赛倡导参赛者从医疗资源优化、教育数字化转型、能源智能调度等现实场景出发,设计创新解决方案。此次竞赛突破了传统学术会议以“理论研讨”为主的模式,通过实践竞赛激发创新活力,为产学研协同创新搭建了精准对接平台,推动前沿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应用。

ICCIP 2025的成功举办为通信与信息处理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平台,促进了成果展示与思想交流,同时推动了跨地区、跨学科的学术合作与技术创新。展望未来,ICCIP将继续聚焦行业前沿,强化学术与技术的交流合作,推动全球通信与信息处理领域的持续发展与创新。
2025年11月13日,第十一届通信和信息处理国际会议(11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ICCIP 2025)在海南陵水开幕。本次会议由北京邮电大学和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管理局联合主办。来自国内外的200余名专家学者,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加会议,共同探讨通信与信息处理领域的前沿理论及创新发展路径。大会开幕式由英国伦敦玛丽女王大学Michael Chai教授主持。

英国伦敦玛丽女王大学Michael Chai教授
北京邮电大学校长徐坤教授为大会开幕式视频致辞。他向与会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指出2025年是北京邮电大学建校七十周年,也是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之年,北京邮电大学将始终向着高质量建成信息科技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阔步前进,期待通过本次大会,与会者能够深入交流,为通信和信息处理领域发展和海南自贸港建设贡献智慧与力量。

北京邮电大学校长徐坤教授
大会主席、北京邮电大学郭莉教授在致辞中表示,ICCIP历经十载深耕,会议规模持续扩大,影响力稳步攀升。希望在第二个十年开篇之年,ICCIP能够以新征程承载新期待,新起点孕育新机遇,为全球信息技术进步注入新的动能。

北京邮电大学郭莉教授
大会主旨报告由玛丽女王海南学院常务副院长许琼来主持。北京科技大学张海君教授、海南大学张清辰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刘武教授、北京邮电大学贾诸青副教授、北京邮电大学李蓝天副教授,分别作了精彩的主旨报告,分享了各自在通信与信息处理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玛丽女王海南学院常务副院长许琼来

北京科技大学张海君教授
《面向6G网络的人工智能赋能资源管理》

海南大学张清辰教授
《用于预测癌症免疫治疗毒性反应的生物标志物挖掘》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刘武教授
《面向高效高保真数字人的动作生成技术》

北京邮电大学贾诸青副教授
《跨子空间对齐:安全私密信息检索与分布式计算的统一框架》

北京邮电大学李蓝天副教授
《混合语音信息处理》
会议期间,还举行了主题为“工程教育领域中的人工智能:挑战与机遇”的跨国教育论坛。

本届会议为期4天,除5场主旨报告外,还设置多个技术分会和线上分会及海报展示等多维学术交流环节,内容涵盖5G/6G可持续性、智能生物医学信息处理、智能农业、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主题,设有非地面网络(NTN)、通信系统与物联网技术、跨学科人工智能与信号处理、智能感知与认知计算、智能技术在数字系统与取证中的应用等热门主题。
此外,11月14日,大会信息技术创新竞赛决赛在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举行。竞赛围绕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核心技术的实际应用展开,主题包括“信息技术应用系统设计与实践”及“信息关键核心技术研发”。竞赛倡导参赛者从医疗资源优化、教育数字化转型、能源智能调度等现实场景出发,设计创新解决方案。此次竞赛突破了传统学术会议以“理论研讨”为主的模式,通过实践竞赛激发创新活力,为产学研协同创新搭建了精准对接平台,推动前沿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应用。

ICCIP 2025的成功举办为通信与信息处理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平台,促进了成果展示与思想交流,同时推动了跨地区、跨学科的学术合作与技术创新。展望未来,ICCIP将继续聚焦行业前沿,强化学术与技术的交流合作,推动全球通信与信息处理领域的持续发展与创新。

2026.02.28 - 2026.03.02 中国 成都

2026.02.06 - 2026.02.08 日本 大阪

2026.02.04 - 2026.02.06 泰国 普吉岛

2026.02.28 - 2026.03.02
中国 成都
投稿截止 2025.11.30

2026.02.06 - 2026.02.08
日本 大阪
投稿截止 2025.12.05

2026.02.04 - 2026.02.06
泰国 普吉岛
投稿截止 2025.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