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 is required

国家最高科技奖候选人名单公示!

276
2024-02-23 19:27:25

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提名工作已经结束,据各提名单位公示信息,备受关注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目前已知有13位专家被提名(不完全统计),其中来自高校的有7人。


按照《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规定,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的专家;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或者对维护国家安全做出巨大贡献的专家”。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2名。


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已知候选人信息如下:

       

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拟提名人选名单

数据来源:软科


李德仁 武汉大学


李德仁院士


李德仁院士,1939年出生,江苏泰县人。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家,武汉大学教授、博导。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1963年毕业于武汉测绘学院,1981年获该校硕士学位,1985年获联邦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博士学位。2008年获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名誉博士。1988年度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历任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校长,武汉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湖北省科协副主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973专家顾问组成员,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常委、副主任,中国博士后管委会专家委员会成员,国家遥感中心专家组成员,中国图形图象学会副理事长,中国GIS协会顾问,中国测绘学会理事长,中国地理学会环境遥感分会理事长,亚洲GIS协会创会会长,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第三、六专业委员会主席,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理工大学、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等50多所大学顾问或名誉教授。


长期从事遥感、全球卫星定位和地理信息系统为代表的地球空间信息学的教学与研究,曾提出可靠性和可区分理论处理测量误差,“解决了测量学一个百年来的问题”,30项成果分别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及省部级奖、全国优秀教材奖、全国优秀教学成果奖、德国“汉莎航空测量奖”,1999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发表论文620多篇,出版专著10部、译著1部,主编著作7部;独自与合作培养博士后10多名、培养硕士研究生80多名、博士研究生120名。


薛其坤 清华大学


薛其坤院士


薛其坤院士,男,1962年生于山东蒙阴,1984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光学系激光专业,1994年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1992年至1999年先后在日本东北大学金属材料研究所和美国北卡莱罗纳州立大学物理系学习和工作。1999年至2005年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99年至2005年任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05年起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同年11月被增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0年至2013年任清华大学理学院院长、物理系主任,2011年至2016年任低维量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13年5月起任清华大学分管科研的副校长,2017年12月起任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院长。


2020年11月,任南方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他目前是教育部科技委常务副主任,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美国物理学会会士,是国际著名期刊Surface Science Reports、Nano Lett. Applied Physics Letters、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和 AIP Advances等的编委,National Science Review副主编和Surface Review & Letters主编。


薛其坤是国际著名的实验物理学家,其主要研究方向为扫描隧道显微学、表面物理、自旋电子学、拓扑绝缘量子态和高温超导电性等。发表文章400余篇,被引用超过21000余次,在国际会议上应邀做大会/主题/特邀报告150余次。曾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06)、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5、2011)、第三世界科学院物理奖(2010)、求是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2011)、陈嘉庚科学奖(2012)、“万人计划”杰出人才(2013)、求是杰出科学家奖(2014)、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成就奖(2014)、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2016)、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2018)和菲列兹﹒伦敦纪念奖(2020)等奖励与荣誉。


葛昌纯 北京科技大学


葛昌纯院士


葛昌纯院士,男,汉族,浙江平湖人,生于1934 年3月6日。中共党员。1949年考入国立唐山工学院(即唐山交通大学)矿冶系,1952年毕业于北方交通大学(由唐山工学院和北平铁道管理学院组成)唐山铁道学院冶金系冶金物理冶金专业。


1952~1984年在冶金部钢铁冶金总院先后在冶金室、压力加工室、粉末冶金室担任专题负责人、高级工程师、研究室副主任。1980年10月~1983年4 月作为德国洪堡基金会研究员在Max-Planck材料科学研究所和柏林工大非金属材料研究所从事粉末冶金和先进陶瓷研究,获Dresden技术大学工学博士学位。1985年起在北京科技大学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晋升为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1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88年被人事部评定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990年被国家教委和国家科委评定“全国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兼任:中国金属学会粉末冶金专业委员会特种材料与制品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世界陶瓷科学院层状和梯度材料学会主席;世界陶瓷科学院自蔓延高温合成学会理事;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HS Materials Technology和“粉末冶金工业”等国际、国内刊物的编委。


汪品先 同济大学


汪品先院士


汪品先院士,1936年生于上海,海洋地质学家,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1960年莫斯科大学地质系毕业,1981-1982年获洪堡奖学金在德国基尔大学进行科研,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专长古海洋学和微体古生物学, 主要研究气候演变和南海地质,致力于推进我国深海科技的发展, 开拓了我国古海洋学的研究,提出了气候演变低纬驱动等新观点。1999年在南海主持中国海首次大洋钻探, 开我国深海科学钻探之先河。2011-2018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南海深海过程演变”,为我国海洋科学第一个大规模的基础研究计划, 使南海进入国际深海研究系前列。2018年深潜南海发现深水珊瑚林; 并积极推动深海海底观测, 促成了我国海底观测大科学工程的设立。同时,还成功地推进我国地球系统科学的发展,提倡强化科学的文化内蕴,并身体力行促进海洋的科普活动。著有“Geology of China Seas”ˎ“地球系统与演变”等大量著作。


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欧洲地学联盟的米兰克维奇奖,以及伦敦地质学会名誉会员、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等荣誉。曾担任中国海洋研究委员会主席、国际海洋联合会(SCOR)副主席、国际过去全球变化计划(PAGES)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等,发起“亚洲海洋地质会议”系列, 并主持全球季风等多个国际工作组。是第6、7届全国人大代表,第8、9、10届全国政协委员。


安芷生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所


安芷生院士


安芷生院士,研究员,男,汉族,1941年出生,安徽六安人,硕士,博士生导师,第四纪地质学家。1962年南京大学地质系毕业。1966年中国科学院地质所、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生毕业。从事全球环境变化,大气颗粒物污染控制,第四纪地质与全球变化。


1966~ 1985 年在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所第四纪地球化学研究室工作。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院长,陕西省科学院院长,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国际第四纪联合会副主席,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副主席等。同时兼任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交通大学、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兼职教授, "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编委,陕西省生态学会会长,陕西省科协副主席,陕西省"山川秀美"领导小组成员专家组组长、西安市环境顾问。


欧阳自远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欧阳自远院士


欧阳自远院士,1935年生人, 天体化学与地球化学家。江西上饶人。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57-1966年曾在原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学习工作。1935年生于江西吉安。1956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勘探系。1957年进入原中国科学院地质所读研究生。天体化学与地球化学家,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66年起从事陨石学、比较行星学与天体化学研究。建立了铁陨石成因假说,吉林陨石的形成演化模式与多阶段宇宙线照射历史的理论;提出地球多阶段转变能的新的演化模式,地质体中宇宙尘的判断标志;补充并发展了太阳星云化学不均一性模式与理论;论证中国K/T界面撞击事件,提出并证实新生代以来6次巨型撞击诱发地球气候环境灾变的观点;论证组成地球原始物质的不均一性、地球两阶段形成与多阶段演化及对成矿与构造格局的制约,提出地球与类地行星的非均一组成与非均变演化的理论框架。近年来,积极参与并指导了中国月球探测的短期目标与长远规划的制订,是中国月球探测计划的首席科学家。


何继善 中南大学


何继善院士


何继善院士,1934年9月出生于湖南浏阳,汉族,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


何继善教授从事科教60年。曾任中南工业大学校长及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学部主任等职,现为中国工程院主席团成员、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常委、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湖南省院士联谊会会长、湖南省书法家协会顾问。


何继善教授长期致力于地球物理理论、方法与观测仪器系统的研究,创立并发展了以“双频激电法”、“伪随机信号电法” “广域电磁法”和“拟合流场法”为核心的地电场理论和仪器,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何继善教授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的成就,先后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一项、国家发明奖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两项和省部级奖励18项,1986年被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 1995年被评为全国有色金属劳动模范,2000年被评为全国教育先进工作者,2005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何继善教授的研究成果使我国在频率域电法领域独树一帜,远居世界领先地位。


1985年何继善教授创建了我国第一个以地电场研究为特色的地球物理博士点,2002年创办了中南大学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他在地球物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三个学科,先后指导博士后、博士生、硕士生100多人。在他担任中南工业大学校长期间,倡导人文精神,优化育人环境,促进理、工、文交叉融合,学校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


毛二可 北京理工大学


毛二可院士


毛二可院士,1934年生于北京,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教育部“新体制雷达与实时信息处理”创新团队带头人、IET高级会士。


1956年在华北大学工学院(现北京理工大学)雷达专业毕业后留校工作,曾任总装备部科技委委员、空军科学技术与人才培养顾问。


长期从事雷达系统及其信号处理领域的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和参加了包括国家重大基础预研973计划项目、863计划课题等三十多项重点科研任务,在雷达杂波抑制和新体制雷达方面取得重大科研成果,对我国动目标显示、动目标检测技术等做出了重大贡献。曾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四等奖1项。


潘垣 华中科技大学


潘垣院士


潘垣院士,男,1933年生于湖北宜昌,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共党员。磁约束核聚变专家,电气与强电磁工程专家,我国核聚变和大型脉冲电源技术的主要开拓者。主持和参与主持完成三套聚变装置研制和两套聚变装置升级改造,以及一套即将开始研制建造。其中中国环流器一号是我国第一套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代号451工程。提出并指导成功建成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脉冲强磁场装置。


1955年毕业于华中工学院电力系。先后在武汉电管局中心试验所、二机部401所、585所和中国科学院等离子物理所工作。曾先后赴欧洲联合托卡马克JET实验室和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聚变研究中心工作。1998年至今任华中科技大学教授、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名誉院长,并兼“国际热核试验反应堆(ITER)”中国专家委员会委员和科学顾问、国家重大专项“惯性约束核聚变”专家委员会委员等职。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院部委特等奖1项,一、二等奖多项。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刘旭 中国农业科学院


刘旭院士


刘旭院士,男,1953 年出生于河北省定县,作物种质资源学家、农业发展战略专家、中国生态文明学者。1979 年毕业于河北农业大学农学系,1983 年、1997 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作物遗传育种专业分别获硕士学位、博士学位。2009 年12 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工程院党组成员、副院长,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曾兼任中国农学会副会长、中国农学会遗传资源分会理事长、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理事长、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副会长。


长期从事作物种质资源的研究工作。参与及主持了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中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保存评价与利用研究,形成了作物种质资源共享利用的种质与技术基础,完善了我国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研究体系,推动了种质资源深入研究,促进了种质资源学科发展;主持了中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本底多样性和技术指标体系研究,该研究查清了我国作物种质资源本底,建立了作物种质资源技术规范体系,完善了资源信息系统,显著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比较系统地开展了小麦及其野生近缘属间遗传关系、新基因发掘与功能验证等研究,为深入认识小麦起源和拓展育种新基因源奠定了基础;长期以来,重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问题,对生物多样性、农业科技革命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有较深入的研究。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二等奖和创新团队奖各1 项、省部级一等奖2 项,组织与主持出版《中国作物及其野生近缘植物》系列专著11卷,《中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技术规范》系列110 册。


贲德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


贲德院士


贲德院士,男,1938年4月出生,吉林长春人,雷达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院长,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科技委副主任、科协主席。1963年哈尔滨工业大学无线电工程系雷达专业毕业;1963年分配到信息产业部电子第十四研究所工作;历任专业组长、总体室主任、机载雷达部主任、副所长,1997年起任教授、科技委常委。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贲德长期从事雷达系统的研究、设计与开发工作。七十年代初作为主要技术负责人之一,承担了我国第一部大型相控阵雷达的研制任务,参加了方案论证、工程设计、组织生产、安装调试全过程,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为突破相控阵体制,掌握相控阵技术这一尖端项目做出了突出贡献。八十年代初担任研制机载脉冲多普勒(PD)火控雷达的总设计师。在深入研究机载PD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正确的研制途径。在其带领下,经过艰苦的探索,突破了PD关键技术,主持完成了雷达工程设计,解决了雷达在地面试验和飞行试验中出现的各种技术上和工程上的难题,使PD雷达体制得以突破,是雷达领域中的重大成果。


先后获得电子部科技成果特等奖2次,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次,国防科技重大贡献光华基金特等奖一次,荣获南京市第二届十大科技之星称号,荣获2020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


陈立泉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陈立泉院士


陈立泉院士,男, 1940年3月生,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兼北京星恒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博士生导师。1964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主要研究方向:1.纳米离子学;2. 新能源材料及其应用;3.固体电解质和全固态锂电池研究。


1976年去德国马普协会固体所进修,合作研究固体锂电池电解质。1978年回国后继续从事固体离子学及其在能源中的应用研究工作。1986年开始,曾主持物理所高温超导材料研究。曾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和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发表论文200余篇,申报发明专利10余项。对锂离子电池研究和产业化以及对液氮温区高温超导材料的发现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目前的研究课题及展望:从固体离子学到纳米离子学的转变:纳米材料中(纳米颗粒, 纳米线, 纳米薄膜)离子和电子输运特性的实验和理论研究。近年来,开展了纳米储锂合金的研究,在纳米储能材料方面取得很大进展,为锂离子电池的新发展,提供了丰硕的技术储备。锂离子电池和燃料电池中的物理化学过程及相关材料的设计、合成、表征、物理和电化学性能及其应用。没计和合成锂离子电池相关材料,为改善锂离子电池的性能,为研究和开发电动车用动力电池,提供材料保证。已着手开展燃料电池材料的原创性研究,旨在研究和开发新型燃料电池。


尹泽勇 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


尹泽勇院士


尹泽勇院士,1945年2月14日出生于重庆市,原籍江苏宝应,航空发动机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两机”重大科技专项发动机工程总师,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主任。


尹泽勇1967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1970年来到刚组建不久的中国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自此在我国航空发动机研发领域默默耕耘了半个多世纪。进所不久,他以超前的眼光和顽强的毅力,在做好型号研制日常工作的同时,率先探索并将先进有限元分析技术创新应用于航空发动机设计中。他研读并译介大量文献及专著,结合发动机研发的新题、难题寻找破解之道,穿梭于北京、上海、长沙等地的计算中心之间,一步步建立现代航空发动机结构强度分析的系统方法。


在几十年的科学研究与型号研制紧密结合之路上,他与一个个团队一起攻克有限元分析、各向异性单晶构件、多学科多目标形状及拓扑设计优化难题,极大提升我国航空发动机自主创新研发能力。他不懈攻关,主持研制成功并交付使用的教练机用涡扇发动机,于本世纪初实现了我国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研制涡扇发动机以来零的突破,达到国际同类发动机先进水平,促进国产中小型涡扇发动机发展;主持研制的“玉龙”发动机,是我国第一型无参照样机完全自主创新研制成功的先进涡轴发动机,实现了国产涡轴发动机技术水平从第一代到第三代的巨大跨越,完成了国产航空发动机研制方式从跟踪研制向自主研发的根本转变,为我国航空发动机的完全自主创新研发走出了一条科学发展之路。



来源:软科综合等,爱科会易仅用于学术交流。









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提名工作已经结束,据各提名单位公示信息,备受关注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目前已知有13位专家被提名(不完全统计),其中来自高校的有7人。


按照《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规定,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的专家;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或者对维护国家安全做出巨大贡献的专家”。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2名。


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已知候选人信息如下:

       

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拟提名人选名单

数据来源:软科


李德仁 武汉大学


李德仁院士


李德仁院士,1939年出生,江苏泰县人。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家,武汉大学教授、博导。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1963年毕业于武汉测绘学院,1981年获该校硕士学位,1985年获联邦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博士学位。2008年获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名誉博士。1988年度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历任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校长,武汉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湖北省科协副主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973专家顾问组成员,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常委、副主任,中国博士后管委会专家委员会成员,国家遥感中心专家组成员,中国图形图象学会副理事长,中国GIS协会顾问,中国测绘学会理事长,中国地理学会环境遥感分会理事长,亚洲GIS协会创会会长,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第三、六专业委员会主席,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理工大学、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等50多所大学顾问或名誉教授。


长期从事遥感、全球卫星定位和地理信息系统为代表的地球空间信息学的教学与研究,曾提出可靠性和可区分理论处理测量误差,“解决了测量学一个百年来的问题”,30项成果分别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及省部级奖、全国优秀教材奖、全国优秀教学成果奖、德国“汉莎航空测量奖”,1999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发表论文620多篇,出版专著10部、译著1部,主编著作7部;独自与合作培养博士后10多名、培养硕士研究生80多名、博士研究生120名。


薛其坤 清华大学


薛其坤院士


薛其坤院士,男,1962年生于山东蒙阴,1984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光学系激光专业,1994年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1992年至1999年先后在日本东北大学金属材料研究所和美国北卡莱罗纳州立大学物理系学习和工作。1999年至2005年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99年至2005年任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05年起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同年11月被增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0年至2013年任清华大学理学院院长、物理系主任,2011年至2016年任低维量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13年5月起任清华大学分管科研的副校长,2017年12月起任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院长。


2020年11月,任南方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他目前是教育部科技委常务副主任,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美国物理学会会士,是国际著名期刊Surface Science Reports、Nano Lett. Applied Physics Letters、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和 AIP Advances等的编委,National Science Review副主编和Surface Review & Letters主编。


薛其坤是国际著名的实验物理学家,其主要研究方向为扫描隧道显微学、表面物理、自旋电子学、拓扑绝缘量子态和高温超导电性等。发表文章400余篇,被引用超过21000余次,在国际会议上应邀做大会/主题/特邀报告150余次。曾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06)、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5、2011)、第三世界科学院物理奖(2010)、求是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2011)、陈嘉庚科学奖(2012)、“万人计划”杰出人才(2013)、求是杰出科学家奖(2014)、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成就奖(2014)、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2016)、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2018)和菲列兹﹒伦敦纪念奖(2020)等奖励与荣誉。


葛昌纯 北京科技大学


葛昌纯院士


葛昌纯院士,男,汉族,浙江平湖人,生于1934 年3月6日。中共党员。1949年考入国立唐山工学院(即唐山交通大学)矿冶系,1952年毕业于北方交通大学(由唐山工学院和北平铁道管理学院组成)唐山铁道学院冶金系冶金物理冶金专业。


1952~1984年在冶金部钢铁冶金总院先后在冶金室、压力加工室、粉末冶金室担任专题负责人、高级工程师、研究室副主任。1980年10月~1983年4 月作为德国洪堡基金会研究员在Max-Planck材料科学研究所和柏林工大非金属材料研究所从事粉末冶金和先进陶瓷研究,获Dresden技术大学工学博士学位。1985年起在北京科技大学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晋升为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1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88年被人事部评定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990年被国家教委和国家科委评定“全国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兼任:中国金属学会粉末冶金专业委员会特种材料与制品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世界陶瓷科学院层状和梯度材料学会主席;世界陶瓷科学院自蔓延高温合成学会理事;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HS Materials Technology和“粉末冶金工业”等国际、国内刊物的编委。


汪品先 同济大学


汪品先院士


汪品先院士,1936年生于上海,海洋地质学家,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1960年莫斯科大学地质系毕业,1981-1982年获洪堡奖学金在德国基尔大学进行科研,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专长古海洋学和微体古生物学, 主要研究气候演变和南海地质,致力于推进我国深海科技的发展, 开拓了我国古海洋学的研究,提出了气候演变低纬驱动等新观点。1999年在南海主持中国海首次大洋钻探, 开我国深海科学钻探之先河。2011-2018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南海深海过程演变”,为我国海洋科学第一个大规模的基础研究计划, 使南海进入国际深海研究系前列。2018年深潜南海发现深水珊瑚林; 并积极推动深海海底观测, 促成了我国海底观测大科学工程的设立。同时,还成功地推进我国地球系统科学的发展,提倡强化科学的文化内蕴,并身体力行促进海洋的科普活动。著有“Geology of China Seas”ˎ“地球系统与演变”等大量著作。


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欧洲地学联盟的米兰克维奇奖,以及伦敦地质学会名誉会员、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等荣誉。曾担任中国海洋研究委员会主席、国际海洋联合会(SCOR)副主席、国际过去全球变化计划(PAGES)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等,发起“亚洲海洋地质会议”系列, 并主持全球季风等多个国际工作组。是第6、7届全国人大代表,第8、9、10届全国政协委员。


安芷生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所


安芷生院士


安芷生院士,研究员,男,汉族,1941年出生,安徽六安人,硕士,博士生导师,第四纪地质学家。1962年南京大学地质系毕业。1966年中国科学院地质所、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生毕业。从事全球环境变化,大气颗粒物污染控制,第四纪地质与全球变化。


1966~ 1985 年在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所第四纪地球化学研究室工作。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院长,陕西省科学院院长,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国际第四纪联合会副主席,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副主席等。同时兼任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交通大学、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兼职教授, "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编委,陕西省生态学会会长,陕西省科协副主席,陕西省"山川秀美"领导小组成员专家组组长、西安市环境顾问。


欧阳自远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欧阳自远院士


欧阳自远院士,1935年生人, 天体化学与地球化学家。江西上饶人。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57-1966年曾在原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学习工作。1935年生于江西吉安。1956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勘探系。1957年进入原中国科学院地质所读研究生。天体化学与地球化学家,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66年起从事陨石学、比较行星学与天体化学研究。建立了铁陨石成因假说,吉林陨石的形成演化模式与多阶段宇宙线照射历史的理论;提出地球多阶段转变能的新的演化模式,地质体中宇宙尘的判断标志;补充并发展了太阳星云化学不均一性模式与理论;论证中国K/T界面撞击事件,提出并证实新生代以来6次巨型撞击诱发地球气候环境灾变的观点;论证组成地球原始物质的不均一性、地球两阶段形成与多阶段演化及对成矿与构造格局的制约,提出地球与类地行星的非均一组成与非均变演化的理论框架。近年来,积极参与并指导了中国月球探测的短期目标与长远规划的制订,是中国月球探测计划的首席科学家。


何继善 中南大学


何继善院士


何继善院士,1934年9月出生于湖南浏阳,汉族,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


何继善教授从事科教60年。曾任中南工业大学校长及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学部主任等职,现为中国工程院主席团成员、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常委、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湖南省院士联谊会会长、湖南省书法家协会顾问。


何继善教授长期致力于地球物理理论、方法与观测仪器系统的研究,创立并发展了以“双频激电法”、“伪随机信号电法” “广域电磁法”和“拟合流场法”为核心的地电场理论和仪器,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何继善教授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的成就,先后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一项、国家发明奖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两项和省部级奖励18项,1986年被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 1995年被评为全国有色金属劳动模范,2000年被评为全国教育先进工作者,2005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何继善教授的研究成果使我国在频率域电法领域独树一帜,远居世界领先地位。


1985年何继善教授创建了我国第一个以地电场研究为特色的地球物理博士点,2002年创办了中南大学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他在地球物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三个学科,先后指导博士后、博士生、硕士生100多人。在他担任中南工业大学校长期间,倡导人文精神,优化育人环境,促进理、工、文交叉融合,学校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


毛二可 北京理工大学


毛二可院士


毛二可院士,1934年生于北京,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教育部“新体制雷达与实时信息处理”创新团队带头人、IET高级会士。


1956年在华北大学工学院(现北京理工大学)雷达专业毕业后留校工作,曾任总装备部科技委委员、空军科学技术与人才培养顾问。


长期从事雷达系统及其信号处理领域的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和参加了包括国家重大基础预研973计划项目、863计划课题等三十多项重点科研任务,在雷达杂波抑制和新体制雷达方面取得重大科研成果,对我国动目标显示、动目标检测技术等做出了重大贡献。曾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四等奖1项。


潘垣 华中科技大学


潘垣院士


潘垣院士,男,1933年生于湖北宜昌,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共党员。磁约束核聚变专家,电气与强电磁工程专家,我国核聚变和大型脉冲电源技术的主要开拓者。主持和参与主持完成三套聚变装置研制和两套聚变装置升级改造,以及一套即将开始研制建造。其中中国环流器一号是我国第一套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代号451工程。提出并指导成功建成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脉冲强磁场装置。


1955年毕业于华中工学院电力系。先后在武汉电管局中心试验所、二机部401所、585所和中国科学院等离子物理所工作。曾先后赴欧洲联合托卡马克JET实验室和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聚变研究中心工作。1998年至今任华中科技大学教授、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名誉院长,并兼“国际热核试验反应堆(ITER)”中国专家委员会委员和科学顾问、国家重大专项“惯性约束核聚变”专家委员会委员等职。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院部委特等奖1项,一、二等奖多项。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刘旭 中国农业科学院


刘旭院士


刘旭院士,男,1953 年出生于河北省定县,作物种质资源学家、农业发展战略专家、中国生态文明学者。1979 年毕业于河北农业大学农学系,1983 年、1997 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作物遗传育种专业分别获硕士学位、博士学位。2009 年12 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工程院党组成员、副院长,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曾兼任中国农学会副会长、中国农学会遗传资源分会理事长、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理事长、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副会长。


长期从事作物种质资源的研究工作。参与及主持了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中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保存评价与利用研究,形成了作物种质资源共享利用的种质与技术基础,完善了我国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研究体系,推动了种质资源深入研究,促进了种质资源学科发展;主持了中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本底多样性和技术指标体系研究,该研究查清了我国作物种质资源本底,建立了作物种质资源技术规范体系,完善了资源信息系统,显著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比较系统地开展了小麦及其野生近缘属间遗传关系、新基因发掘与功能验证等研究,为深入认识小麦起源和拓展育种新基因源奠定了基础;长期以来,重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问题,对生物多样性、农业科技革命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有较深入的研究。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二等奖和创新团队奖各1 项、省部级一等奖2 项,组织与主持出版《中国作物及其野生近缘植物》系列专著11卷,《中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技术规范》系列110 册。


贲德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


贲德院士


贲德院士,男,1938年4月出生,吉林长春人,雷达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院长,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科技委副主任、科协主席。1963年哈尔滨工业大学无线电工程系雷达专业毕业;1963年分配到信息产业部电子第十四研究所工作;历任专业组长、总体室主任、机载雷达部主任、副所长,1997年起任教授、科技委常委。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贲德长期从事雷达系统的研究、设计与开发工作。七十年代初作为主要技术负责人之一,承担了我国第一部大型相控阵雷达的研制任务,参加了方案论证、工程设计、组织生产、安装调试全过程,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为突破相控阵体制,掌握相控阵技术这一尖端项目做出了突出贡献。八十年代初担任研制机载脉冲多普勒(PD)火控雷达的总设计师。在深入研究机载PD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正确的研制途径。在其带领下,经过艰苦的探索,突破了PD关键技术,主持完成了雷达工程设计,解决了雷达在地面试验和飞行试验中出现的各种技术上和工程上的难题,使PD雷达体制得以突破,是雷达领域中的重大成果。


先后获得电子部科技成果特等奖2次,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次,国防科技重大贡献光华基金特等奖一次,荣获南京市第二届十大科技之星称号,荣获2020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


陈立泉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陈立泉院士


陈立泉院士,男, 1940年3月生,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兼北京星恒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博士生导师。1964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主要研究方向:1.纳米离子学;2. 新能源材料及其应用;3.固体电解质和全固态锂电池研究。


1976年去德国马普协会固体所进修,合作研究固体锂电池电解质。1978年回国后继续从事固体离子学及其在能源中的应用研究工作。1986年开始,曾主持物理所高温超导材料研究。曾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和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发表论文200余篇,申报发明专利10余项。对锂离子电池研究和产业化以及对液氮温区高温超导材料的发现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目前的研究课题及展望:从固体离子学到纳米离子学的转变:纳米材料中(纳米颗粒, 纳米线, 纳米薄膜)离子和电子输运特性的实验和理论研究。近年来,开展了纳米储锂合金的研究,在纳米储能材料方面取得很大进展,为锂离子电池的新发展,提供了丰硕的技术储备。锂离子电池和燃料电池中的物理化学过程及相关材料的设计、合成、表征、物理和电化学性能及其应用。没计和合成锂离子电池相关材料,为改善锂离子电池的性能,为研究和开发电动车用动力电池,提供材料保证。已着手开展燃料电池材料的原创性研究,旨在研究和开发新型燃料电池。


尹泽勇 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


尹泽勇院士


尹泽勇院士,1945年2月14日出生于重庆市,原籍江苏宝应,航空发动机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两机”重大科技专项发动机工程总师,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主任。


尹泽勇1967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1970年来到刚组建不久的中国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自此在我国航空发动机研发领域默默耕耘了半个多世纪。进所不久,他以超前的眼光和顽强的毅力,在做好型号研制日常工作的同时,率先探索并将先进有限元分析技术创新应用于航空发动机设计中。他研读并译介大量文献及专著,结合发动机研发的新题、难题寻找破解之道,穿梭于北京、上海、长沙等地的计算中心之间,一步步建立现代航空发动机结构强度分析的系统方法。


在几十年的科学研究与型号研制紧密结合之路上,他与一个个团队一起攻克有限元分析、各向异性单晶构件、多学科多目标形状及拓扑设计优化难题,极大提升我国航空发动机自主创新研发能力。他不懈攻关,主持研制成功并交付使用的教练机用涡扇发动机,于本世纪初实现了我国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研制涡扇发动机以来零的突破,达到国际同类发动机先进水平,促进国产中小型涡扇发动机发展;主持研制的“玉龙”发动机,是我国第一型无参照样机完全自主创新研制成功的先进涡轴发动机,实现了国产涡轴发动机技术水平从第一代到第三代的巨大跨越,完成了国产航空发动机研制方式从跟踪研制向自主研发的根本转变,为我国航空发动机的完全自主创新研发走出了一条科学发展之路。



来源:软科综合等,爱科会易仅用于学术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