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 is required

如何向 IEEE 申请添加或删除论文作者?

12
2025-11-27 16:02:14

IEEE 的出版政策中,作者名单的变化被视为重大修改IEEE 遵循 COPE (出版伦理委员会) 的指导原则:任何作者名单的变动(添加、删除、重新排序),必须获得所有原作者及新作者的一致同意。

如果处理不当,不仅申请会被驳回,甚至可能导致文章被直接拒稿撤稿 (Retraction)

第一阶段:录用前 (Before Acceptance)

这是最容易操作的阶段。

  • 操作方法: 通讯作者 (Corresponding Author) 登录投稿系统 (ScholarOne)
  • 步骤:
    1. "Author Information" 页面直接修改。
    2. 关键动作: 必须在 Cover Letter 中向编辑说明变更理由(例如:New experiments were added, requiring the expertise of Dr. X)。
  • 风险: 较低。但编辑可能会询问新加作者的具体贡献。

第二阶段:录用后,出版前 (Accepted but Not Published)

这是最常见的申请场景。文章刚收到录用通知,在提交最终版 (Final Files) 或签署版权协议 (Copyright Form) 之前。

1. 核心原则:全体同意 (Unanimous Consent)

IEEE 编辑部不会介入判断谁贡献大。他们的规则很简单:只要有一个作者不同意,就不能改。

2. 标准申请流程

您不能自己在最终版 PDF 里悄悄改名字,那样会被排版部门打回。必须向 EIC (Editor-in-Chief,主编) 提交正式申请。

需要准备的材料:

  1. 变更理由说明书 (Justification Letter)
    • 详细解释为什么要加人/删人。
    • 理由示例: 在修改阶段补充了大量数据分析,该工作由 [新作者] 完成。
    • 无效理由:之前忘了写他他是我的部门领导
  2. 全体作者确认书 (Authorship Change Form)
    • 所有原作者签名。
    • 被添加/被删除的作者签名。
    • 的作者列表排序。

3. 客服话术模板

"Dear Editor-in-Chief, We would like to request a change to the authorship list. Due to [Specific Reason], we need to add/remove [Name]. All authors (including the added/removed author) have agreed to this change. Attached is the signed consent form."

第三阶段:见刊后 (After Publication)

一旦文章在 IEEE Xplore 上有了 DOI 并在线发表,修改作者就属于**“篡改已出版记录”**,难度极大。

  • 仅限修正拼写: 如果只是名字拼错了,可以申请修正。
  • 增删作者:
    • IEEE 通常不允许直接修改原 PDF
    • 唯一途径: 发布一则 Corrigendum (勘误) Notice of Correction。这会作为一篇独立的小文章附在原论文后面,公开说明原作者名单有误,现修正为...”
    • 后果: 这会在您的学术记录上留下一笔公开的修正记录,通常比较难看。

第四阶段:遭遇作者纠纷 (Authorship Disputes)

如果出现“A 想加名字,但 B 不同意,或者导师强行要求挂名等纠纷,IEEE 官方的态度非常明确:

  1. IEEE 不仲裁 (No Arbitration)
    • 编辑部不会充当法官来判定谁的贡献够不够格。
    • 一旦编辑部得知作者之间存在纠纷,标准程序是:暂停该论文的所有处理流程Hold the manuscript),直到作者们达成一致。
  2. 内部解决机制:
    • IEEE 会建议作者回所在机构(大学/研究所)的学术道德委员会进行仲裁。
    • 只有当大学出具了正式的调查报告,IEEE 才会依据报告结果行动。
  3. 最坏结果:
    • 如果纠纷在出版截止日期前无法解决,文章将被拒稿 (Reject)
    • 如果是出版后被举报挂名造假,文章将被撤稿 (Retract)

避坑指南:什么理由能通过?

在申请变更时,理由的合理性决定了成功率:

  • 通过率高:
    • 论文大修期间增加了新实验/新理论,新作者对此做出了实质性贡献。
    • 原作者因离职/失联无法履行后续修改义务(需提供证明)。
  • 必然被拒(甚至被警告):
    • "Gift Authorship":因为他是实验室主任,所以要挂名。
    • "Ghost Authorship":为了增加论文接收率,临时加一位大牛的名字。
    • "Funding":仅仅因为他提供了经费(提供经费应在致谢 Acknowledgement 中体现,而非作者栏)。

总结

IEEE 申请修改作者名单是一项严肃的学术行为。

  • 黄金法则:投稿前确认好最终名单。
  • 补救措施: 如果必须修改,请务必取得所有人的书面同意
  • 红线: 千万不要在未告知编辑的情况下,在最终版 PDF 偷梁换柱,一旦被发现,可能会被列入 IEEE 禁止投稿的黑名单 (Prohibited Authors List)

 

IEEE 的出版政策中,作者名单的变化被视为重大修改IEEE 遵循 COPE (出版伦理委员会) 的指导原则:任何作者名单的变动(添加、删除、重新排序),必须获得所有原作者及新作者的一致同意。

如果处理不当,不仅申请会被驳回,甚至可能导致文章被直接拒稿撤稿 (Retraction)

第一阶段:录用前 (Before Acceptance)

这是最容易操作的阶段。

  • 操作方法: 通讯作者 (Corresponding Author) 登录投稿系统 (ScholarOne)
  • 步骤:
    1. "Author Information" 页面直接修改。
    2. 关键动作: 必须在 Cover Letter 中向编辑说明变更理由(例如:New experiments were added, requiring the expertise of Dr. X)。
  • 风险: 较低。但编辑可能会询问新加作者的具体贡献。

第二阶段:录用后,出版前 (Accepted but Not Published)

这是最常见的申请场景。文章刚收到录用通知,在提交最终版 (Final Files) 或签署版权协议 (Copyright Form) 之前。

1. 核心原则:全体同意 (Unanimous Consent)

IEEE 编辑部不会介入判断谁贡献大。他们的规则很简单:只要有一个作者不同意,就不能改。

2. 标准申请流程

您不能自己在最终版 PDF 里悄悄改名字,那样会被排版部门打回。必须向 EIC (Editor-in-Chief,主编) 提交正式申请。

需要准备的材料:

  1. 变更理由说明书 (Justification Letter)
    • 详细解释为什么要加人/删人。
    • 理由示例: 在修改阶段补充了大量数据分析,该工作由 [新作者] 完成。
    • 无效理由:之前忘了写他他是我的部门领导
  2. 全体作者确认书 (Authorship Change Form)
    • 所有原作者签名。
    • 被添加/被删除的作者签名。
    • 的作者列表排序。

3. 客服话术模板

"Dear Editor-in-Chief, We would like to request a change to the authorship list. Due to [Specific Reason], we need to add/remove [Name]. All authors (including the added/removed author) have agreed to this change. Attached is the signed consent form."

第三阶段:见刊后 (After Publication)

一旦文章在 IEEE Xplore 上有了 DOI 并在线发表,修改作者就属于**“篡改已出版记录”**,难度极大。

  • 仅限修正拼写: 如果只是名字拼错了,可以申请修正。
  • 增删作者:
    • IEEE 通常不允许直接修改原 PDF
    • 唯一途径: 发布一则 Corrigendum (勘误) Notice of Correction。这会作为一篇独立的小文章附在原论文后面,公开说明原作者名单有误,现修正为...”
    • 后果: 这会在您的学术记录上留下一笔公开的修正记录,通常比较难看。

第四阶段:遭遇作者纠纷 (Authorship Disputes)

如果出现“A 想加名字,但 B 不同意,或者导师强行要求挂名等纠纷,IEEE 官方的态度非常明确:

  1. IEEE 不仲裁 (No Arbitration)
    • 编辑部不会充当法官来判定谁的贡献够不够格。
    • 一旦编辑部得知作者之间存在纠纷,标准程序是:暂停该论文的所有处理流程Hold the manuscript),直到作者们达成一致。
  2. 内部解决机制:
    • IEEE 会建议作者回所在机构(大学/研究所)的学术道德委员会进行仲裁。
    • 只有当大学出具了正式的调查报告,IEEE 才会依据报告结果行动。
  3. 最坏结果:
    • 如果纠纷在出版截止日期前无法解决,文章将被拒稿 (Reject)
    • 如果是出版后被举报挂名造假,文章将被撤稿 (Retract)

避坑指南:什么理由能通过?

在申请变更时,理由的合理性决定了成功率:

  • 通过率高:
    • 论文大修期间增加了新实验/新理论,新作者对此做出了实质性贡献。
    • 原作者因离职/失联无法履行后续修改义务(需提供证明)。
  • 必然被拒(甚至被警告):
    • "Gift Authorship":因为他是实验室主任,所以要挂名。
    • "Ghost Authorship":为了增加论文接收率,临时加一位大牛的名字。
    • "Funding":仅仅因为他提供了经费(提供经费应在致谢 Acknowledgement 中体现,而非作者栏)。

总结

IEEE 申请修改作者名单是一项严肃的学术行为。

  • 黄金法则:投稿前确认好最终名单。
  • 补救措施: 如果必须修改,请务必取得所有人的书面同意
  • 红线: 千万不要在未告知编辑的情况下,在最终版 PDF 偷梁换柱,一旦被发现,可能会被列入 IEEE 禁止投稿的黑名单 (Prohibited Authors 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