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是“十四五”收官之年,更是“十五五”规划启动之年。多所高校已经召开“十五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推进会议。在会上,部分高校透露出自己下一个五年的发展建设的核心。
以下为部分985高校的“十五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相关会议内容,供读者参考。
10月14日,武汉大学召开教育事业发展“十五五”规划编制动员大会。校党委书记朱孔军、校长张平文等全体校领导出席会议,副校长龚威主持会议。
张平文在动员讲话中强调,“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也是武汉大学深化改革、奋进一流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学校必须全面系统总结“十四五”改革发展的经验与不足,紧紧围绕“立足武汉、服务湖北、扎根中部、辐射全国、影响世界”的发展定位和学校第十次党代会确立的“两步走”战略目标,坚持以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和强化创新引领为两大战略路径,聚焦人才自主培养质量跃升、高水平学科发展领航、关键领域科技攻关突破、引才用才新生态构筑、教育对外开放战略迭代、治理能力提质升级六大重点方向,强化规划刚性约束,激发创新活力,压实工作责任,加强协同联动,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更宽视野、更大合力推进规划编制工作。
9月28日,学校“十五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推进会议在超算中心报告厅召开。校党委书记邓卫、校长段献忠出席并就做好学校“十五五”规划提出要求、作出部署。陈政清院士、全体在校校领导出席会议,副校长李肯立、姜潮分别主持会议。
段献忠结合国家发展、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世界一流大学竞争局势以及近年来学校发展建设情况等,分析了“十五五”期间学校发展面临的外部形势和内部条件。他指出,要从国家发展大局中把握办学目标和定位,探索“第四代大学”办学形态,实现岳麓书院的全面现代复兴。要合理确定本科生和博士生招生规模,深化硕士研究生培养改革,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机制;构建高水平学科体系,大力发展量子力学、生命学科等前沿领域;提高教师队伍规模和质量,建立一流教师评价标准,充分发挥教授的作用;探索平行多校区办学运行管理,形成与学校发展规模相适应的资金筹措、支撑机制,完善一流大学的制度建设;在短板缺项上攻坚克难,积极参与国家和世界学术大事。
中国海洋大学
10月10日至11日,学校“十五五”学科建设规划编制工作专题座谈会在崂山校区召开。校长张峻峰出席会议并讲话,副校长刘勇主持会议,副校长范其伟、王厚杰、王雪鹏,党委常委、党委组织部部长蒋秋飚参加会议。
张峻峰指出,“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是面向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具有决定意义的五年,也是学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落实“5135”发展战略,冲刺建成世界一流的综合性海洋大学的决胜阶段。要提高政治站位,准确把握“十五五”学科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坚持“跳出教育看教育”,实现学科专业建设从自我发展“小逻辑”向服务国家发展“大逻辑”转变。
张峻峰强调,要全面总结“十四五”期间学科建设的经验和取得的重要成绩,客观分析当前存在的短板,制定有针对性的改进举措,为高质量编制“十五五”规划打牢基础。要强化优势特色,做强做优做大海洋特色,坚持“以特色入主流、以主流强特色”,明确学科建设的战略目标和主攻方向。要强化高质量发展,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加强资源配置,积极引育大团队,培育大项目,建设大平台,推动学科实现引领性发展。要强化内涵发展,围绕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赋予学科新的发展内涵,前瞻性布局和培育战略性学科。要强化改革创新,深入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谋发展”,创新学科发展方式,深化学科交叉融合,整体提升学校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和贡献力。
同济大学
10月10日上午,同济大学“十五五”规划编制专题推进会在四平路校区东区举行。校党委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庆华等全体在校校领导出席会议,听取学校“十五五”九大专项规划和部分学院规划阶段性报告,进一步统筹推进学校“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常务副校长吕培明主持会议。
会上,副校长许学军介绍了学校“十五五”“1+9+N”总体规划体系,以及“十五五”各项规划工作部署及开展情况。围绕“十五五”规划的“党的建设”“人才培养”“学科建设”“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大学文化”“基本建设”“国际交流”“智慧校园”等九大专项规划,校领导朱小杰、童小华、赵宪忠、石振明、许学军、曹静、李翔宁(线上)分别作阶段性进展报告,探讨发展规划的思考与挑战,提出思路与任务。
华南理工大学
连日来,为科学谋划“十五五”发展,集思广益做好“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华南理工大学面向多个群体召开座谈会,围绕“十五五”发展主题听取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凝聚发展共识。学校党委书记章熙春,校长唐洪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徐国正,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李卫青,副校长李正、吴波、林艺文出席相关座谈会。
章熙春指出,建成世界一流大学是华工人矢志不渝的梦想,挺进全球百强大学是最关键一步,“十五五”是最重要时期。在向着全球百强大学的目标加速挺进的进程中,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是关键力量,要在新一轮改革发展中当好行动派、实干家。
西安交通大学
9月22日,西安交大召开“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专班会。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别朝红出席会议,规划编制工作专班成员参加。会议由党委政策研究室主任马晓彬主持。
别朝红指出,“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承上启下的关键期,高质量编制并有效实施五年规划,对学校未来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她表示,学校“十五五”规划编制必须紧密结合国家发展形势、教育领域改革趋势以及学校自身发展实际,确保规划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并为高质量、高标准推进规划起草工作提出三点意见:其中之一是锚定战略高度,把准方向、服务大局。规划起草需立足“国际视野看交大、国家战略看交大、跳出交大看交大”,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紧密围绕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的部署要求,把学校发展深度融入国家战略、融入地方发展、融入产业创新,清晰明确学校“十五五”时期的战略定位、战略目标和战略路径,确保规划目标任务经得起时代检验,体现交大责任担当,为学校长远发展筑牢根基。
清华大学
7月16日上午,清华大学“十五五”规划编制启动会暨第一次专家组起草组会议在二教会议室召开。校党委书记邱勇主持会议。校长李路明、校党委常务副书记向波涛、常务副校长曾嵘出席,专家组组长谢维和教授、聂建国院士及专家组成员、起草组成员以线下和线上相结合的方式参会。
邱勇指出,“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第一阶段任务、迈向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的关键时期,也是清华大学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时期。高标准、高质量编制和实施“十五五”规划,对于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意义重大,是清华大学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关键所在。邱勇强调,要系统总结“十四五”期间学校改革发展的经验成绩和问题不足,深入研讨、凝聚共识,围绕我国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和清华大学2030年迈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的目标任务,把握新时代学校发展的阶段性特点,与学校第十五次党代会决策部署、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行动方案、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实施方案等重要决策部署紧密衔接,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更宽视野、更大合力推进规划编制工作。
李路明表示,站在新的历史方位,要高度重视编制学校“十五五”规划的重要意义,深刻洞察时代发展大势,围绕国家战略发展需要,瞄准学科前沿方向,及时总结“十四五”期间的工作成效与不足,深入思考各学科建设的方向和使命,做到前瞻性思考、系统性谋划和战略性布局。要盯紧迈向世界一流大学前列的中长期发展目标,充分发挥学校优势,以高质量内涵式发展路径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与清华特色的学科,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准确把握学科发展中“高原”与“高峰”的关系,辩证认识高等教育中“量”与“质”的关系,尊重学科差异化发展规律,不断提升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国际竞争力,为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清华大学应有的贡献。
重庆大学
6月4日下午,重庆大学召开“十五五”规划编制动员部署会,全面部署学校“十五五”规划研究与编制工作。校党委书记舒立春主持会议并讲话,校长王树新作动员讲话,副校长饶劲松介绍规划研究与编制工作方案。
王树新从国际竞争形势、人口结构变化、人工智能发展和高等教育竞争等方面,系统分析了学校“十五五”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并阐述了学校未来发展需要重点把握的新策略新路径。他强调,“十五五”规划必须聚焦“百年新重大”总体目标任务,突出强化立德树人、创新驱动、扎根巴渝、综合改革、开放办学、文化引领和AI赋能等方面工作,注重精准施策,强化协同发力,着力提升学校发展整体效能。
浙江大学
5月16日,浙江大学在紫金港校区召开“十五五”发展规划编制启动会。校党委书记任少波出席会议并讲话,校长马琰铭主持会议并讲话。副校长李晓明就做好学校“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作部署。
任少波指出,“十五五”时期是浙江大学改革发展承担使命、乘势而上的关键时期,也是实现“走在前列”目标的战略升级期,做好“十五五”规划,事关新一轮“双一流”建设的谋划实施和学校战略型发展的接续推进。我们要从战略高度出发,统筹谋划推进“十五五”规划的制定。要统一思想认识,把规划编制的过程转化为统一思想、凝心聚力的过程,高起点谋划和布局一批重大战略任务,激发对强国建设的使命感、责任感。要推动战略迭代,提升对强国建设、原创性成果和时代新人培育的贡献度,走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浙大道路。要聚焦关键问题,将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战略人才力量作为重要目标,打通教育科技人才各要素流通的关键堵点,谋划国家战略导向的重大发展和改革任务。要深化开放发展,落实“立足浙江、面向全国、走向世界”总要求,统筹协调国内合作与全球开放,打造服务教育对外开放的战略枢纽,提升地区影响力和全球竞争力。
马琰铭指出,“十五五”时期对于学校发展至关重要,做好规划是学校围绕使命愿景推进战略迭代和策略优化,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关键。我们要始终把握“世界一流前列”的方位,坚持以国际顶尖、国内第一为指引,进一步明晰建设目标和发展思路,一步一个脚印推动学校发展迈向更高水平。要坚持战略引领,聚焦“三重大一顶尖”的突破方向,积极谋划承担强国建设赋予的使命重任等。
来源:青塔及各高校官网,爱科会易仅用于学术交流,若相关内容侵权,请联系删除。
2025是“十四五”收官之年,更是“十五五”规划启动之年。多所高校已经召开“十五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推进会议。在会上,部分高校透露出自己下一个五年的发展建设的核心。
以下为部分985高校的“十五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相关会议内容,供读者参考。
10月14日,武汉大学召开教育事业发展“十五五”规划编制动员大会。校党委书记朱孔军、校长张平文等全体校领导出席会议,副校长龚威主持会议。
张平文在动员讲话中强调,“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也是武汉大学深化改革、奋进一流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学校必须全面系统总结“十四五”改革发展的经验与不足,紧紧围绕“立足武汉、服务湖北、扎根中部、辐射全国、影响世界”的发展定位和学校第十次党代会确立的“两步走”战略目标,坚持以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和强化创新引领为两大战略路径,聚焦人才自主培养质量跃升、高水平学科发展领航、关键领域科技攻关突破、引才用才新生态构筑、教育对外开放战略迭代、治理能力提质升级六大重点方向,强化规划刚性约束,激发创新活力,压实工作责任,加强协同联动,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更宽视野、更大合力推进规划编制工作。
9月28日,学校“十五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推进会议在超算中心报告厅召开。校党委书记邓卫、校长段献忠出席并就做好学校“十五五”规划提出要求、作出部署。陈政清院士、全体在校校领导出席会议,副校长李肯立、姜潮分别主持会议。
段献忠结合国家发展、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世界一流大学竞争局势以及近年来学校发展建设情况等,分析了“十五五”期间学校发展面临的外部形势和内部条件。他指出,要从国家发展大局中把握办学目标和定位,探索“第四代大学”办学形态,实现岳麓书院的全面现代复兴。要合理确定本科生和博士生招生规模,深化硕士研究生培养改革,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机制;构建高水平学科体系,大力发展量子力学、生命学科等前沿领域;提高教师队伍规模和质量,建立一流教师评价标准,充分发挥教授的作用;探索平行多校区办学运行管理,形成与学校发展规模相适应的资金筹措、支撑机制,完善一流大学的制度建设;在短板缺项上攻坚克难,积极参与国家和世界学术大事。
中国海洋大学
10月10日至11日,学校“十五五”学科建设规划编制工作专题座谈会在崂山校区召开。校长张峻峰出席会议并讲话,副校长刘勇主持会议,副校长范其伟、王厚杰、王雪鹏,党委常委、党委组织部部长蒋秋飚参加会议。
张峻峰指出,“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是面向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具有决定意义的五年,也是学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落实“5135”发展战略,冲刺建成世界一流的综合性海洋大学的决胜阶段。要提高政治站位,准确把握“十五五”学科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坚持“跳出教育看教育”,实现学科专业建设从自我发展“小逻辑”向服务国家发展“大逻辑”转变。
张峻峰强调,要全面总结“十四五”期间学科建设的经验和取得的重要成绩,客观分析当前存在的短板,制定有针对性的改进举措,为高质量编制“十五五”规划打牢基础。要强化优势特色,做强做优做大海洋特色,坚持“以特色入主流、以主流强特色”,明确学科建设的战略目标和主攻方向。要强化高质量发展,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加强资源配置,积极引育大团队,培育大项目,建设大平台,推动学科实现引领性发展。要强化内涵发展,围绕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赋予学科新的发展内涵,前瞻性布局和培育战略性学科。要强化改革创新,深入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谋发展”,创新学科发展方式,深化学科交叉融合,整体提升学校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和贡献力。
同济大学
10月10日上午,同济大学“十五五”规划编制专题推进会在四平路校区东区举行。校党委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庆华等全体在校校领导出席会议,听取学校“十五五”九大专项规划和部分学院规划阶段性报告,进一步统筹推进学校“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常务副校长吕培明主持会议。
会上,副校长许学军介绍了学校“十五五”“1+9+N”总体规划体系,以及“十五五”各项规划工作部署及开展情况。围绕“十五五”规划的“党的建设”“人才培养”“学科建设”“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大学文化”“基本建设”“国际交流”“智慧校园”等九大专项规划,校领导朱小杰、童小华、赵宪忠、石振明、许学军、曹静、李翔宁(线上)分别作阶段性进展报告,探讨发展规划的思考与挑战,提出思路与任务。
华南理工大学
连日来,为科学谋划“十五五”发展,集思广益做好“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华南理工大学面向多个群体召开座谈会,围绕“十五五”发展主题听取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凝聚发展共识。学校党委书记章熙春,校长唐洪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徐国正,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李卫青,副校长李正、吴波、林艺文出席相关座谈会。
章熙春指出,建成世界一流大学是华工人矢志不渝的梦想,挺进全球百强大学是最关键一步,“十五五”是最重要时期。在向着全球百强大学的目标加速挺进的进程中,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是关键力量,要在新一轮改革发展中当好行动派、实干家。
西安交通大学
9月22日,西安交大召开“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专班会。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别朝红出席会议,规划编制工作专班成员参加。会议由党委政策研究室主任马晓彬主持。
别朝红指出,“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承上启下的关键期,高质量编制并有效实施五年规划,对学校未来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她表示,学校“十五五”规划编制必须紧密结合国家发展形势、教育领域改革趋势以及学校自身发展实际,确保规划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并为高质量、高标准推进规划起草工作提出三点意见:其中之一是锚定战略高度,把准方向、服务大局。规划起草需立足“国际视野看交大、国家战略看交大、跳出交大看交大”,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紧密围绕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的部署要求,把学校发展深度融入国家战略、融入地方发展、融入产业创新,清晰明确学校“十五五”时期的战略定位、战略目标和战略路径,确保规划目标任务经得起时代检验,体现交大责任担当,为学校长远发展筑牢根基。
清华大学
7月16日上午,清华大学“十五五”规划编制启动会暨第一次专家组起草组会议在二教会议室召开。校党委书记邱勇主持会议。校长李路明、校党委常务副书记向波涛、常务副校长曾嵘出席,专家组组长谢维和教授、聂建国院士及专家组成员、起草组成员以线下和线上相结合的方式参会。
邱勇指出,“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第一阶段任务、迈向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的关键时期,也是清华大学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时期。高标准、高质量编制和实施“十五五”规划,对于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意义重大,是清华大学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关键所在。邱勇强调,要系统总结“十四五”期间学校改革发展的经验成绩和问题不足,深入研讨、凝聚共识,围绕我国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和清华大学2030年迈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的目标任务,把握新时代学校发展的阶段性特点,与学校第十五次党代会决策部署、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行动方案、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实施方案等重要决策部署紧密衔接,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更宽视野、更大合力推进规划编制工作。
李路明表示,站在新的历史方位,要高度重视编制学校“十五五”规划的重要意义,深刻洞察时代发展大势,围绕国家战略发展需要,瞄准学科前沿方向,及时总结“十四五”期间的工作成效与不足,深入思考各学科建设的方向和使命,做到前瞻性思考、系统性谋划和战略性布局。要盯紧迈向世界一流大学前列的中长期发展目标,充分发挥学校优势,以高质量内涵式发展路径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与清华特色的学科,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准确把握学科发展中“高原”与“高峰”的关系,辩证认识高等教育中“量”与“质”的关系,尊重学科差异化发展规律,不断提升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国际竞争力,为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清华大学应有的贡献。
重庆大学
6月4日下午,重庆大学召开“十五五”规划编制动员部署会,全面部署学校“十五五”规划研究与编制工作。校党委书记舒立春主持会议并讲话,校长王树新作动员讲话,副校长饶劲松介绍规划研究与编制工作方案。
王树新从国际竞争形势、人口结构变化、人工智能发展和高等教育竞争等方面,系统分析了学校“十五五”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并阐述了学校未来发展需要重点把握的新策略新路径。他强调,“十五五”规划必须聚焦“百年新重大”总体目标任务,突出强化立德树人、创新驱动、扎根巴渝、综合改革、开放办学、文化引领和AI赋能等方面工作,注重精准施策,强化协同发力,着力提升学校发展整体效能。
浙江大学
5月16日,浙江大学在紫金港校区召开“十五五”发展规划编制启动会。校党委书记任少波出席会议并讲话,校长马琰铭主持会议并讲话。副校长李晓明就做好学校“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作部署。
任少波指出,“十五五”时期是浙江大学改革发展承担使命、乘势而上的关键时期,也是实现“走在前列”目标的战略升级期,做好“十五五”规划,事关新一轮“双一流”建设的谋划实施和学校战略型发展的接续推进。我们要从战略高度出发,统筹谋划推进“十五五”规划的制定。要统一思想认识,把规划编制的过程转化为统一思想、凝心聚力的过程,高起点谋划和布局一批重大战略任务,激发对强国建设的使命感、责任感。要推动战略迭代,提升对强国建设、原创性成果和时代新人培育的贡献度,走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浙大道路。要聚焦关键问题,将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战略人才力量作为重要目标,打通教育科技人才各要素流通的关键堵点,谋划国家战略导向的重大发展和改革任务。要深化开放发展,落实“立足浙江、面向全国、走向世界”总要求,统筹协调国内合作与全球开放,打造服务教育对外开放的战略枢纽,提升地区影响力和全球竞争力。
马琰铭指出,“十五五”时期对于学校发展至关重要,做好规划是学校围绕使命愿景推进战略迭代和策略优化,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关键。我们要始终把握“世界一流前列”的方位,坚持以国际顶尖、国内第一为指引,进一步明晰建设目标和发展思路,一步一个脚印推动学校发展迈向更高水平。要坚持战略引领,聚焦“三重大一顶尖”的突破方向,积极谋划承担强国建设赋予的使命重任等。
来源:青塔及各高校官网,爱科会易仅用于学术交流,若相关内容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