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机电一体化与自动化作为融合控制工程、机械工程、电子技术等多学科的典型交叉领域,在人工智能、物联网(IoT)、大数据及通信技术飞速迭代的浪潮下,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
11月24日至26日,第十三届控制、机电与自动化国际会议(The 13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ntrol, Mechatronics and Automation,ICCMA 2025)在法国巴黎顺利召开。会议由法国凡尔赛大学与里尔大学联合主办,本次会议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举办,吸引了来自法国、中国、英国、意大利、美国、日本、韩国、德国、比利时、科威特、沙特阿拉伯、挪威、玻利维亚、爱尔兰、荷兰、波兰、西班牙、巴西、瑞士、瑞典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30余名专家学者、行业代表及青年研究者参会,共同聚焦控制、机电一体化与自动化领域的前沿进展与未来方向。

11月25日上午,在凡尔赛大学Amar Ramdane-Cherif教授的主持下,大会正式开幕。法国凡尔赛大学Laurent Dumas教授和法国里尔理工大学CRIStAL实验室Belkacem OULD BOUAMAMA教授代表主办方和组委会分别致开幕辞和欢迎辞,在致辞中,两位教授向远道而来的参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指出,控制、机电一体化与自动化已成为智能制造、机器人、交通运输、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关键技术支撑,希望借助ICCMA 这一国际平台进一步促进跨区域、跨学科的深度合作。

法国凡尔赛大学Laurent Dumas教授

法国里尔理工大学CRIStAL实验室Belkacem OULD BOUAMAMA教授
大会报告环节,意大利巴里理工大学Maria Pia Fanti教授(IEEE Fellow),挪威阿哥德大学Zhou Jing教授,瑞士苏黎世应用科技大学Büchi Roland教授和德国西鲁尔应用科技大学Saulo H. Freitas Seabra da Rocha教授分别做了精彩的报告。四位专家围绕人工智能驱动控制、智能机电系统、人机协作与自适应控制等方向带来了高水平分享:
Maria Pia Fanti教授以《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pproaches for Cooperative,Connected and Automated Mobility》为题,从 AI 技术与仿真方法入手,探讨自动驾驶车辆在实际交通系统中的协同与互联机制,为未来智能交通的效率优化与资源调度提供重要参考。

意大利巴里理工大学Maria Pia Fanti教授
Zhou Jing教授以《Data-Driven Adaptive and Quantized Control - Theory and Applications》为题,系统阐述了数据驱动自适应控制与量化控制的理论体系,并展示其在海上吊运、车辆巡航等传感受限场景中的工程应用,实现安全性与控制性能的兼顾。

挪威阿哥德大学Zhou Jing教授
Büchi Roland教授和Saulo H. Freitas Seabra da Rocha教授分别以《Invisible hydrokinetic underwater Turbines for future Energy and Control》和《Robotized Process Engineering: Intelligent Systems for Material Recovery and Sustainable Processing》为主题,分享了最新成果,展示了控制与自动化技术在能源可持续与智能制造方向的创新潜力。

瑞士苏黎世应用科技大学Büchi Roland教授

德国西鲁尔应用科技大学Saulo H. Freitas Seabra da Rocha教授
本次会议为期三天,除主旨报告和特邀报告外,还设置了多场特别分会、线上线下分会和海报分会,内容主题紧扣行业热点,涉及“智能电源控制系统与设备可靠性分析”“多智能机器人协同控制和任务分配”“基于传感器的机械系统控制和运动学分析”“基于人工智能的多智能机器人与智能控制系统的环境感知与协作”“现代控制理论和控制系统”等多个重点研究方向,与会者围绕理论模型创新、关键技术突破及工程落地应用展开深入研讨,促进了多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并在25号的晚宴上宣布了最佳文章,最佳组织奖的获奖者,把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自2013年创办以来,ICCMA系列会议已先后在悉尼、迪拜、巴塞罗那、东京、卢森堡、挪威及伦敦等全球多个核心城市成功举办,逐步成长为控制与机电一体化领域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国际学术盛会。本次ICCMA 2025的顺利举办,不仅进一步筑牢了学术界与产业界的协同纽带,为领域发展抢抓时代机遇、激发蓬勃活力提供了有力支撑,更加速了理论研究成果向工程实践的转化落地,为该领域未来的技术革新与科研突破注入了持久且强劲的动力。
控制、机电一体化与自动化作为融合控制工程、机械工程、电子技术等多学科的典型交叉领域,在人工智能、物联网(IoT)、大数据及通信技术飞速迭代的浪潮下,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
11月24日至26日,第十三届控制、机电与自动化国际会议(The 13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ntrol, Mechatronics and Automation,ICCMA 2025)在法国巴黎顺利召开。会议由法国凡尔赛大学与里尔大学联合主办,本次会议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举办,吸引了来自法国、中国、英国、意大利、美国、日本、韩国、德国、比利时、科威特、沙特阿拉伯、挪威、玻利维亚、爱尔兰、荷兰、波兰、西班牙、巴西、瑞士、瑞典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30余名专家学者、行业代表及青年研究者参会,共同聚焦控制、机电一体化与自动化领域的前沿进展与未来方向。

11月25日上午,在凡尔赛大学Amar Ramdane-Cherif教授的主持下,大会正式开幕。法国凡尔赛大学Laurent Dumas教授和法国里尔理工大学CRIStAL实验室Belkacem OULD BOUAMAMA教授代表主办方和组委会分别致开幕辞和欢迎辞,在致辞中,两位教授向远道而来的参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指出,控制、机电一体化与自动化已成为智能制造、机器人、交通运输、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关键技术支撑,希望借助ICCMA 这一国际平台进一步促进跨区域、跨学科的深度合作。

法国凡尔赛大学Laurent Dumas教授

法国里尔理工大学CRIStAL实验室Belkacem OULD BOUAMAMA教授
大会报告环节,意大利巴里理工大学Maria Pia Fanti教授(IEEE Fellow),挪威阿哥德大学Zhou Jing教授,瑞士苏黎世应用科技大学Büchi Roland教授和德国西鲁尔应用科技大学Saulo H. Freitas Seabra da Rocha教授分别做了精彩的报告。四位专家围绕人工智能驱动控制、智能机电系统、人机协作与自适应控制等方向带来了高水平分享:
Maria Pia Fanti教授以《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pproaches for Cooperative,Connected and Automated Mobility》为题,从 AI 技术与仿真方法入手,探讨自动驾驶车辆在实际交通系统中的协同与互联机制,为未来智能交通的效率优化与资源调度提供重要参考。

意大利巴里理工大学Maria Pia Fanti教授
Zhou Jing教授以《Data-Driven Adaptive and Quantized Control - Theory and Applications》为题,系统阐述了数据驱动自适应控制与量化控制的理论体系,并展示其在海上吊运、车辆巡航等传感受限场景中的工程应用,实现安全性与控制性能的兼顾。

挪威阿哥德大学Zhou Jing教授
Büchi Roland教授和Saulo H. Freitas Seabra da Rocha教授分别以《Invisible hydrokinetic underwater Turbines for future Energy and Control》和《Robotized Process Engineering: Intelligent Systems for Material Recovery and Sustainable Processing》为主题,分享了最新成果,展示了控制与自动化技术在能源可持续与智能制造方向的创新潜力。

瑞士苏黎世应用科技大学Büchi Roland教授

德国西鲁尔应用科技大学Saulo H. Freitas Seabra da Rocha教授
本次会议为期三天,除主旨报告和特邀报告外,还设置了多场特别分会、线上线下分会和海报分会,内容主题紧扣行业热点,涉及“智能电源控制系统与设备可靠性分析”“多智能机器人协同控制和任务分配”“基于传感器的机械系统控制和运动学分析”“基于人工智能的多智能机器人与智能控制系统的环境感知与协作”“现代控制理论和控制系统”等多个重点研究方向,与会者围绕理论模型创新、关键技术突破及工程落地应用展开深入研讨,促进了多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并在25号的晚宴上宣布了最佳文章,最佳组织奖的获奖者,把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自2013年创办以来,ICCMA系列会议已先后在悉尼、迪拜、巴塞罗那、东京、卢森堡、挪威及伦敦等全球多个核心城市成功举办,逐步成长为控制与机电一体化领域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国际学术盛会。本次ICCMA 2025的顺利举办,不仅进一步筑牢了学术界与产业界的协同纽带,为领域发展抢抓时代机遇、激发蓬勃活力提供了有力支撑,更加速了理论研究成果向工程实践的转化落地,为该领域未来的技术革新与科研突破注入了持久且强劲的动力。

2026.02.28 - 2026.03.02 中国 成都

2026.02.06 - 2026.02.08 日本 大阪

2026.02.04 - 2026.02.06 泰国 普吉岛

2026.02.28 - 2026.03.02
中国 成都
投稿截止 2025.11.30

2026.02.06 - 2026.02.08
日本 大阪
投稿截止 2025.12.05

2026.02.04 - 2026.02.06
泰国 普吉岛
投稿截止 2025.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