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北京时间),复旦大学计算与智能创新学院26岁的二年级博士研究生马炜杰以独立一作身份在Nature发表研究成果。
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5-09752-y
该成果横跨三维计算机视觉、计算机图形学、显示光学三个领域,聚焦裸眼3D技术,首次实现桌面级显示尺寸下超宽范围的全视差裸眼3D显示,打破该领域几十年来大尺寸与宽视角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局面。
在这次发表的成果中,马炜杰提出了一种主动式的动态最优利用有限信息预算的解决方案,把有限的光学信息精准地投放到最为关键的双眼周围区域。他解释,传统的裸眼3D技术是对有限信息预算的被动折中,以至于难以看到兼具大尺寸和宽视角的3D图像。
当前的裸眼3D技术要么牺牲尺寸,将全部预算用于提供宽广连续的视角,但是显示屏会被极限压缩,不适合日常观看;要么牺牲视角,将预算分配到所有可能的观看方向,但只能保证一个固定、狭窄的观看区域有较好的效果,观看受限。
在这篇文章中,马炜杰提供了一个截然不同的思路,打破了“必须尽可能灌满整个泳池”的传统思维。“就像游泳者,需要的只是周身那一汪清水。”基于此,他提出了一种主动式的动态最优分配方案,其核心思想就像一个永远追随游泳者的“智能移动浪花”,实时将显示屏有限的信息资源精确地投射到双眼所在的微小区域。
做到这一点,离不开物理精确的双目建模和人工智能的结合。通过精确建模双眼在真实世界中的视锥场,准确捕捉双眼在任意位置和角度上接收到的光强,同时辅以人工智能进行计算,即时优化最佳的光场输出,以确保双眼在移动时也能看到连续、自然的运动视差。
这种动态优化有限信息预算的利用思路,首次让大尺寸、宽视角、高分辨率和实时刷新率在现有的物理限制下达成了“和解”,为下一代裸眼3D显示器提供了一个实用且通用的科学范式。
来源:复旦大学,爱科会易仅用于学术交流,若相关内容侵权,请联系删除。
11月27日(北京时间),复旦大学计算与智能创新学院26岁的二年级博士研究生马炜杰以独立一作身份在Nature发表研究成果。
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5-09752-y
该成果横跨三维计算机视觉、计算机图形学、显示光学三个领域,聚焦裸眼3D技术,首次实现桌面级显示尺寸下超宽范围的全视差裸眼3D显示,打破该领域几十年来大尺寸与宽视角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局面。
在这次发表的成果中,马炜杰提出了一种主动式的动态最优利用有限信息预算的解决方案,把有限的光学信息精准地投放到最为关键的双眼周围区域。他解释,传统的裸眼3D技术是对有限信息预算的被动折中,以至于难以看到兼具大尺寸和宽视角的3D图像。
当前的裸眼3D技术要么牺牲尺寸,将全部预算用于提供宽广连续的视角,但是显示屏会被极限压缩,不适合日常观看;要么牺牲视角,将预算分配到所有可能的观看方向,但只能保证一个固定、狭窄的观看区域有较好的效果,观看受限。
在这篇文章中,马炜杰提供了一个截然不同的思路,打破了“必须尽可能灌满整个泳池”的传统思维。“就像游泳者,需要的只是周身那一汪清水。”基于此,他提出了一种主动式的动态最优分配方案,其核心思想就像一个永远追随游泳者的“智能移动浪花”,实时将显示屏有限的信息资源精确地投射到双眼所在的微小区域。
做到这一点,离不开物理精确的双目建模和人工智能的结合。通过精确建模双眼在真实世界中的视锥场,准确捕捉双眼在任意位置和角度上接收到的光强,同时辅以人工智能进行计算,即时优化最佳的光场输出,以确保双眼在移动时也能看到连续、自然的运动视差。
这种动态优化有限信息预算的利用思路,首次让大尺寸、宽视角、高分辨率和实时刷新率在现有的物理限制下达成了“和解”,为下一代裸眼3D显示器提供了一个实用且通用的科学范式。
来源:复旦大学,爱科会易仅用于学术交流,若相关内容侵权,请联系删除。

2026.02.28 - 2026.03.02 中国 成都

2026.02.06 - 2026.02.08 日本 大阪

2026.02.04 - 2026.02.06 泰国 普吉岛

2026.02.28 - 2026.03.02
中国 成都
投稿截止 2025.11.30

2026.02.06 - 2026.02.08
日本 大阪
投稿截止 2025.12.05

2026.02.04 - 2026.02.06
泰国 普吉岛
投稿截止 2025.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