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 is required

Nature:博士供大于求,世界需要多少博士?

11
2025-07-07 13:59:08

过去几十年来,全球范围内的博士毕业生数量一直在稳步增长。而在像中国和印度等人口大国,这一数字更是呈爆炸式增长。

2025 年 6 月 22 日,国际顶尖学术期刊 Nature 在其官网头条发布了一篇题为:How many PhDs does the world need? Doctoral graduates vastly outnumber jobs in academia 的新闻

图源:Nature

该文章指出,传统上,博士学位是开启学术界终身职业的敲门砖。而如今,博士毕业生的数量远远超过了大学和研究机构能够提供的职位数量。但许多大学还没有为博士毕业生从事学术界以外的职业做好准备。

图源:Nature

| 博士数量激增

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 38 个成员国中,1998 年至 2017 年间新获得博士学位的人数几乎翻了一番,此后仍在持续增长。

在中国,攻读博士学位的学生人数翻了一番 —— 从 2013 年的约 30 万人增加到 2023 年的 60 多万人。这个数字已经非常庞大,而且还在持续增长。推动这一增长的因素有几个,比如拥有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的人数不断增加,以及国内许多人认为在高等教育上投资能带来更好的经济和社会前景。

然而,学术界的工作岗位数量并未跟上博士毕业生的增长速度。大多数攻读博士学位的人是为了成为学者而读博的,因此许多未来的博士毕业生将面临激烈竞争,才能获得一个学术界职位。

| 巨大的期望

在诸如美国、澳大利亚和英国这些发达国家,对于拥有博士学位的人来说,从事非学术工作正日益成为常态。2023 年一项针对英国 4500 多名博士毕业生的研究发现,超过三分之二的博士毕业生在学术界之外就业。

这种就业情况意味着毕业生从事的工作并非基于研究,或者与他们的专业领域无关。在南非,在 2020 年完成的对超过 6000 名博士毕业生的调查中,有 18% 表示他们难以找到与自身专业相关的职位。即便他们找到了工作,也未必与他们的博士学位相关,而且也不总是他们期望或想要的工作。这一情况表明了博士毕业生的数量已经达到了饱和点。而一些在学术界之外找到工作的博士毕业生觉得自己资历过高且不受重视。

当然,情况并非都是如此。2023 年的一项研究发现,博士毕业生的工作满意度普遍较高,超过 90% 的人表示对自己的职业感到满意。在科学和技术相关领域的人比在社会科学、艺术和人文学科领域的人更有可能找到与研究相关的工作,职业满意度也更高。

如今,已有如此多的博士毕业生在学术界之外就业,这不禁让人质疑,硕士学位是否足以提供通常由博士学位带来的就业能力和收入水平的提升。根据另一项 2023 年进行的针对英国研究生学位(包括硕士和博士)持有者的研究,拥有博士学位的人通常时薪高于拥有硕士学位的人,但在所有学科中并非都是如此。在法律、经济和管理领域,拥有博士学位的人的收入反而略低于拥有硕士学位的人。而且,当把工作年限这一因素考虑在内时,任何领域的硕士毕业生的收入都略高于博士毕业生。

| 不断变化的格局

许多研究人员呼吁重新审视博士学位的意义,并对高等教育体系进行改革,以适应博士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变化。一些国家,例如日本、德国和英国,已经开始做出改变,比如在博士生学习期间为他们提供培训和带薪实习,或者提供诸如「工业博士」 之类的替代方案,即学生与企业合作开展研究。然而,许多学生仍表示,大学在帮助他们为非学术工作做准备方面做得还不够。

博士教育的「产能过剩 」,并不意味着博士学位的贬值,而是暴露了传统教育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着深刻裂痕。实际上,博士所拥有的技能 —— 创新、批判性思维、分析思维,所有这些在劳动力市场都很抢手。所以,我们需要的不是更少的博士培养,而是更好的、更适应时代需求的博士培养。

本文来源:Nature、自然系列,生物学霸(仅转载,不代表本号观点)爱科会易仅用于学术交流,若相关内容侵权,请联系删除。

过去几十年来,全球范围内的博士毕业生数量一直在稳步增长。而在像中国和印度等人口大国,这一数字更是呈爆炸式增长。

2025 年 6 月 22 日,国际顶尖学术期刊 Nature 在其官网头条发布了一篇题为:How many PhDs does the world need? Doctoral graduates vastly outnumber jobs in academia 的新闻

图源:Nature

该文章指出,传统上,博士学位是开启学术界终身职业的敲门砖。而如今,博士毕业生的数量远远超过了大学和研究机构能够提供的职位数量。但许多大学还没有为博士毕业生从事学术界以外的职业做好准备。

图源:Nature

| 博士数量激增

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 38 个成员国中,1998 年至 2017 年间新获得博士学位的人数几乎翻了一番,此后仍在持续增长。

在中国,攻读博士学位的学生人数翻了一番 —— 从 2013 年的约 30 万人增加到 2023 年的 60 多万人。这个数字已经非常庞大,而且还在持续增长。推动这一增长的因素有几个,比如拥有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的人数不断增加,以及国内许多人认为在高等教育上投资能带来更好的经济和社会前景。

然而,学术界的工作岗位数量并未跟上博士毕业生的增长速度。大多数攻读博士学位的人是为了成为学者而读博的,因此许多未来的博士毕业生将面临激烈竞争,才能获得一个学术界职位。

| 巨大的期望

在诸如美国、澳大利亚和英国这些发达国家,对于拥有博士学位的人来说,从事非学术工作正日益成为常态。2023 年一项针对英国 4500 多名博士毕业生的研究发现,超过三分之二的博士毕业生在学术界之外就业。

这种就业情况意味着毕业生从事的工作并非基于研究,或者与他们的专业领域无关。在南非,在 2020 年完成的对超过 6000 名博士毕业生的调查中,有 18% 表示他们难以找到与自身专业相关的职位。即便他们找到了工作,也未必与他们的博士学位相关,而且也不总是他们期望或想要的工作。这一情况表明了博士毕业生的数量已经达到了饱和点。而一些在学术界之外找到工作的博士毕业生觉得自己资历过高且不受重视。

当然,情况并非都是如此。2023 年的一项研究发现,博士毕业生的工作满意度普遍较高,超过 90% 的人表示对自己的职业感到满意。在科学和技术相关领域的人比在社会科学、艺术和人文学科领域的人更有可能找到与研究相关的工作,职业满意度也更高。

如今,已有如此多的博士毕业生在学术界之外就业,这不禁让人质疑,硕士学位是否足以提供通常由博士学位带来的就业能力和收入水平的提升。根据另一项 2023 年进行的针对英国研究生学位(包括硕士和博士)持有者的研究,拥有博士学位的人通常时薪高于拥有硕士学位的人,但在所有学科中并非都是如此。在法律、经济和管理领域,拥有博士学位的人的收入反而略低于拥有硕士学位的人。而且,当把工作年限这一因素考虑在内时,任何领域的硕士毕业生的收入都略高于博士毕业生。

| 不断变化的格局

许多研究人员呼吁重新审视博士学位的意义,并对高等教育体系进行改革,以适应博士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变化。一些国家,例如日本、德国和英国,已经开始做出改变,比如在博士生学习期间为他们提供培训和带薪实习,或者提供诸如「工业博士」 之类的替代方案,即学生与企业合作开展研究。然而,许多学生仍表示,大学在帮助他们为非学术工作做准备方面做得还不够。

博士教育的「产能过剩 」,并不意味着博士学位的贬值,而是暴露了传统教育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着深刻裂痕。实际上,博士所拥有的技能 —— 创新、批判性思维、分析思维,所有这些在劳动力市场都很抢手。所以,我们需要的不是更少的博士培养,而是更好的、更适应时代需求的博士培养。

本文来源:Nature、自然系列,生物学霸(仅转载,不代表本号观点)爱科会易仅用于学术交流,若相关内容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