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术会议投稿中,会议摘要是评审专家和与会者了解你研究工作的第一窗口,直接影响论文是否被接收;而会议论文格式则决定了稿件能否顺利进入审稿和出版流程。掌握摘要写作技巧与格式规范,是科研人员必备的能力。
对会议组织者:判断论文是否符合会议主题、质量是否达标。
对参会者:帮助快速了解研究内容,决定是否参加你的报告。
对检索数据库:作为论文的核心元数据,提高检索可见度。
国际会议:150–300词(英文)
国内会议:300–500字(中文)
部分会议要求先提交摘要,通过后再交全文
研究背景与问题(约20%篇幅) 简述研究领域现状、存在的问题及研究意义。
研究目的与意义(约10%篇幅) 明确本研究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约40%篇幅) 说明实验设计、数据来源、算法或模型。
主要结果与发现(约20%篇幅) 用数据或对比说明成果。
结论与应用前景(约10%篇幅) 总结贡献,指出潜在应用或未来研究方向。
精准对接会议主题:阅读Call for Papers,确保内容契合。
关键词自然布局:3–5个领域核心词,利于检索。
逻辑清晰:用“因此”“然而”“相比之下”等连接词增强连贯性。
数据量化:提供绝对值与相对提升(如“准确率从85.2%提升至89.7%”)。
时态选择:背景用现在时,方法与结果用过去时,结论用现在时。
内容空泛、缺乏数据支撑
方法描述过于笼统
结果表述模糊
夸大研究意义
超出字数或格式不符
不同会议的格式要求会在作者指南(Author Guidelines)或投稿须知中明确说明,但通常包括以下方面:
模板:LaTeX或Word(IEEE、ACM、Springer等有官方模板)
页面设置:A4纸,单栏或双栏,页边距按模板要求
字体:Times New Roman(英文),宋体(中文)
字号:标题14pt,正文10–12pt
标题(Title):简洁、准确,避免缩写和冗余词
作者信息(Authors & Affiliations):姓名、单位、邮箱
摘要(Abstract):中英文摘要(视会议要求)
关键词(Keywords):3–6个
引言(Introduction):研究背景、问题、贡献
方法(Methodology):技术细节、实验设计
结果与讨论(Results & Discussion):数据分析、对比实验
结论(Conclusion):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References):按会议引用格式(IEEE、APA等)
图表:清晰、可读,需有编号与标题
公式:居中编号,符号统一
单位与符号:遵循国际标准(SI单位)
国际会议需全英文,语法准确
避免拼写错误与排版混乱
严格遵守页数限制(如6–8页)
提前下载会议模板,按模板写作可避免返工
先写摘要再扩展全文,确保主题聚焦
请同领域同事预审,发现逻辑与语言问题
使用查重工具,避免学术不端风险
会议摘要是学术交流的“敲门砖”,会议论文格式是进入出版流程的“通行证”。高质量的摘要+严格规范的格式,才能让你的研究成果顺利被接收并获得更大影响力。
在学术会议投稿中,会议摘要是评审专家和与会者了解你研究工作的第一窗口,直接影响论文是否被接收;而会议论文格式则决定了稿件能否顺利进入审稿和出版流程。掌握摘要写作技巧与格式规范,是科研人员必备的能力。
对会议组织者:判断论文是否符合会议主题、质量是否达标。
对参会者:帮助快速了解研究内容,决定是否参加你的报告。
对检索数据库:作为论文的核心元数据,提高检索可见度。
国际会议:150–300词(英文)
国内会议:300–500字(中文)
部分会议要求先提交摘要,通过后再交全文
研究背景与问题(约20%篇幅) 简述研究领域现状、存在的问题及研究意义。
研究目的与意义(约10%篇幅) 明确本研究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约40%篇幅) 说明实验设计、数据来源、算法或模型。
主要结果与发现(约20%篇幅) 用数据或对比说明成果。
结论与应用前景(约10%篇幅) 总结贡献,指出潜在应用或未来研究方向。
精准对接会议主题:阅读Call for Papers,确保内容契合。
关键词自然布局:3–5个领域核心词,利于检索。
逻辑清晰:用“因此”“然而”“相比之下”等连接词增强连贯性。
数据量化:提供绝对值与相对提升(如“准确率从85.2%提升至89.7%”)。
时态选择:背景用现在时,方法与结果用过去时,结论用现在时。
内容空泛、缺乏数据支撑
方法描述过于笼统
结果表述模糊
夸大研究意义
超出字数或格式不符
不同会议的格式要求会在作者指南(Author Guidelines)或投稿须知中明确说明,但通常包括以下方面:
模板:LaTeX或Word(IEEE、ACM、Springer等有官方模板)
页面设置:A4纸,单栏或双栏,页边距按模板要求
字体:Times New Roman(英文),宋体(中文)
字号:标题14pt,正文10–12pt
标题(Title):简洁、准确,避免缩写和冗余词
作者信息(Authors & Affiliations):姓名、单位、邮箱
摘要(Abstract):中英文摘要(视会议要求)
关键词(Keywords):3–6个
引言(Introduction):研究背景、问题、贡献
方法(Methodology):技术细节、实验设计
结果与讨论(Results & Discussion):数据分析、对比实验
结论(Conclusion):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References):按会议引用格式(IEEE、APA等)
图表:清晰、可读,需有编号与标题
公式:居中编号,符号统一
单位与符号:遵循国际标准(SI单位)
国际会议需全英文,语法准确
避免拼写错误与排版混乱
严格遵守页数限制(如6–8页)
提前下载会议模板,按模板写作可避免返工
先写摘要再扩展全文,确保主题聚焦
请同领域同事预审,发现逻辑与语言问题
使用查重工具,避免学术不端风险
会议摘要是学术交流的“敲门砖”,会议论文格式是进入出版流程的“通行证”。高质量的摘要+严格规范的格式,才能让你的研究成果顺利被接收并获得更大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