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多研究者的认知里,“没有影响因子”约等于“期刊质量差”。
这是一个常见的误区。
事实上,“没有影响因子”只是一个症状,而非最终的诊断。导致这个“症状”的原因多种多样,有些是良性的,甚至是充满潜力的,而有些则是恶性的,需要我们警惕。您的任务,就是学会辨别其背后的真正原因。
一本期刊没有影响因子(特指科睿唯安发布的JCR影响因子),通常源于以下四种情况:
病因: 太“年轻”,还没来得及参评。
一本全新的期刊,即使由顶级出版社(如Nature, Springer, Elsevier)创办、拥有豪华的编委阵容,也需要经过至少2-3年的出版周期,才有可能被Web of Science (SCIE/SSCI)数据库遴选收录,然后再过2年才能获得它的第一个影响因子。
判断: 这是良性的。投给这类期刊,相当于一次“天使投资”,您可能成为该顶刊未来的“元老”作者之一。
病因: 期刊可能已经被其他权威数据库收录,但尚未被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SCIE/SSCI)收录。
很多优秀的期刊,可能已经被Scopus (使用CiteScore指标)、EI Compendex、PubMed等其他国际知名数据库收录,其学术质量同样经过了严格的同行评审。
判断: 这是中性偏良性的。这类期刊完全是正规、值得考虑的发表场所,只是尚未获得“影响因子”这个特定的标签而已。
病因: 影响因子这个指标,本身就不完全适用于所有学科。
在许多艺术与人文学科(A&HCI收录期刊),由于引用周期极长、专著引用更普遍,影响因子的数值普遍很低,甚至很多顶级期刊都不太看重这个指标。此外,一些非常细分的工程或应用领域,可能也有自己的核心期刊,虽然没有被SCIE收录,但在其特定的小社区内享有极高声誉。
判断: 这是良性的。在这类期刊上发表,代表了您在特定专业领域内的深度和认可度。
病因: 这是一本“假”期刊,根本不具备参评资格。
这是最坏的情况。掠夺性期刊以盈利为唯一目的,没有真正的同行评审,其发表的文章毫无学术价值。它们自然也永远不可能被SCIE/SSCI收录,也就永远不会有影响因子。
判断: 这是恶性的,必须坚决避开。
既然不能只看影响因子,我们该用哪些“体检工具”来评估一本期刊的真实价值呢?
1. 查看数据库收录情况 (Check Indexing Status)
这是首要的、最关键的一步。使用Scopus, EI Compendex, PubMed, DOAJ (开放获取期刊目录)等数据库,查询该期刊是否被收录。只要被其中任何一个主流数据库收录,就证明它至少是一本正规的学术期刊。
2. 寻找替代性评价指标 (Look for Alternative Metrics)
CiteScore: 如果期刊被Scopus收录,请务必查看它的CiteScore。这是目前国际上最主流的、可与影响因子媲美的期刊评价指标。
h5-index: 在Google Scholar Metrics上,可以查询到期刊的h5-index,它同样是衡量影响力的一个可靠指标。
3. 审视“运营团队” (Scrutinize the Editorial Board)
出版商是谁? 是国际知名的学术出版集团,还是一个闻所未闻的小公司?
编委阵容如何? 访问期刊官网,查看其主编(Editor-in-Chief)和编委会(Editorial Board)成员。他们是否是该领域内受人尊敬的、来自知名大学的专家学者?
4. 考察已发表论文的质量 (Examine Published Papers)
随机抽查: 在该期刊的官网上,随机下载几篇最新发表的文章阅读。这些文章的选题、方法和写作水平如何?
作者背景: 都是哪些人在上面发表文章?如果有不少来自您所认可的知名大学或研究机构的学者,这通常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5. 评估社区声誉 (Assess Community Reputation)
咨询导师和前辈: 这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询问您所在领域的资深学者,他们对这本期刊的看法和评价。
综合以上诊断,您可以做出如下决策:
值得一投,如果它:
是一本由顶尖出版社新创办的期刊,并拥有豪华的编委阵容。
虽无影响因子,但已被Scopus收录,并拥有一个不错的CiteScore。
是人文学科或某个细分领域内,被同行前辈公认为非常重要的期刊。
需要高度警惕,如果它:
在任何主流数据库中都检索不到。
编委团队来路不明。
网站粗制滥-造,并向您发送垃圾邮件。
承诺极速审稿和发表。 (这大概率是一本掠夺性期刊!)
结论 “没有影响因子”是一个需要被深入调查的“症状”,而不是一个可以直接下定论的“判决”。
作为一名严谨的研究者,我们的任务就是超越对单一指标的依赖,学会使用一套综合的、立体的评估体系(收录情况、替代指标、编委背景、社区声誉),去发现那些真正有价值的、适合自己研究成果的学术平台。
在许多研究者的认知里,“没有影响因子”约等于“期刊质量差”。
这是一个常见的误区。
事实上,“没有影响因子”只是一个症状,而非最终的诊断。导致这个“症状”的原因多种多样,有些是良性的,甚至是充满潜力的,而有些则是恶性的,需要我们警惕。您的任务,就是学会辨别其背后的真正原因。
一本期刊没有影响因子(特指科睿唯安发布的JCR影响因子),通常源于以下四种情况:
病因: 太“年轻”,还没来得及参评。
一本全新的期刊,即使由顶级出版社(如Nature, Springer, Elsevier)创办、拥有豪华的编委阵容,也需要经过至少2-3年的出版周期,才有可能被Web of Science (SCIE/SSCI)数据库遴选收录,然后再过2年才能获得它的第一个影响因子。
判断: 这是良性的。投给这类期刊,相当于一次“天使投资”,您可能成为该顶刊未来的“元老”作者之一。
病因: 期刊可能已经被其他权威数据库收录,但尚未被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SCIE/SSCI)收录。
很多优秀的期刊,可能已经被Scopus (使用CiteScore指标)、EI Compendex、PubMed等其他国际知名数据库收录,其学术质量同样经过了严格的同行评审。
判断: 这是中性偏良性的。这类期刊完全是正规、值得考虑的发表场所,只是尚未获得“影响因子”这个特定的标签而已。
病因: 影响因子这个指标,本身就不完全适用于所有学科。
在许多艺术与人文学科(A&HCI收录期刊),由于引用周期极长、专著引用更普遍,影响因子的数值普遍很低,甚至很多顶级期刊都不太看重这个指标。此外,一些非常细分的工程或应用领域,可能也有自己的核心期刊,虽然没有被SCIE收录,但在其特定的小社区内享有极高声誉。
判断: 这是良性的。在这类期刊上发表,代表了您在特定专业领域内的深度和认可度。
病因: 这是一本“假”期刊,根本不具备参评资格。
这是最坏的情况。掠夺性期刊以盈利为唯一目的,没有真正的同行评审,其发表的文章毫无学术价值。它们自然也永远不可能被SCIE/SSCI收录,也就永远不会有影响因子。
判断: 这是恶性的,必须坚决避开。
既然不能只看影响因子,我们该用哪些“体检工具”来评估一本期刊的真实价值呢?
1. 查看数据库收录情况 (Check Indexing Status)
这是首要的、最关键的一步。使用Scopus, EI Compendex, PubMed, DOAJ (开放获取期刊目录)等数据库,查询该期刊是否被收录。只要被其中任何一个主流数据库收录,就证明它至少是一本正规的学术期刊。
2. 寻找替代性评价指标 (Look for Alternative Metrics)
CiteScore: 如果期刊被Scopus收录,请务必查看它的CiteScore。这是目前国际上最主流的、可与影响因子媲美的期刊评价指标。
h5-index: 在Google Scholar Metrics上,可以查询到期刊的h5-index,它同样是衡量影响力的一个可靠指标。
3. 审视“运营团队” (Scrutinize the Editorial Board)
出版商是谁? 是国际知名的学术出版集团,还是一个闻所未闻的小公司?
编委阵容如何? 访问期刊官网,查看其主编(Editor-in-Chief)和编委会(Editorial Board)成员。他们是否是该领域内受人尊敬的、来自知名大学的专家学者?
4. 考察已发表论文的质量 (Examine Published Papers)
随机抽查: 在该期刊的官网上,随机下载几篇最新发表的文章阅读。这些文章的选题、方法和写作水平如何?
作者背景: 都是哪些人在上面发表文章?如果有不少来自您所认可的知名大学或研究机构的学者,这通常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5. 评估社区声誉 (Assess Community Reputation)
咨询导师和前辈: 这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询问您所在领域的资深学者,他们对这本期刊的看法和评价。
综合以上诊断,您可以做出如下决策:
值得一投,如果它:
是一本由顶尖出版社新创办的期刊,并拥有豪华的编委阵容。
虽无影响因子,但已被Scopus收录,并拥有一个不错的CiteScore。
是人文学科或某个细分领域内,被同行前辈公认为非常重要的期刊。
需要高度警惕,如果它:
在任何主流数据库中都检索不到。
编委团队来路不明。
网站粗制滥-造,并向您发送垃圾邮件。
承诺极速审稿和发表。 (这大概率是一本掠夺性期刊!)
结论 “没有影响因子”是一个需要被深入调查的“症状”,而不是一个可以直接下定论的“判决”。
作为一名严谨的研究者,我们的任务就是超越对单一指标的依赖,学会使用一套综合的、立体的评估体系(收录情况、替代指标、编委背景、社区声誉),去发现那些真正有价值的、适合自己研究成果的学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