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署名是学术成果信用和责任的直接体现。因此,在稿件提交后对其进行任何修改(包括顺序调整、增加或删除作者),都是一个需要严肃对待的程序性问题。
期刊编辑部对此类请求通常非常谨慎,以防止学术不端行为(如擅自加名、剥夺他人署名权等)。
可行性:最高 ✅ 操作难度:简单
在这个短暂的时间窗口(通常是投稿后的几天内),稿件仍在编辑部进行格式或初审。此时修改通常比较容易。
如何操作:
系统内修改: 部分投稿系统(如ScholarOne)允许通讯作者在稿件进入“Under Review”状态前,自行登录并修改作者信息。
邮件联系: 如果系统不允许,通讯作者应立即给期刊编辑部发送邮件,礼貌地说明情况并请求修改。
可行性:较低 ⚠️ 操作难度:中等,且不推荐
一旦稿件进入“Under Review”状态,意味着它已被分配给审稿人。
为什么不推荐:
干扰审稿: 此时修改作者信息,可能会对正在进行的匿名审稿过程造成干扰。
印象不佳: 这可能会给编辑留下您团队内部沟通不畅、准备工作不严谨的印象。
如何操作: 最佳策略是“按兵不动”。除非有极其重大的、必须立即更正的错误,否则应耐心等待审稿结果出来之后再提出申请。
可行性:较高 ☑️ 操作难度:复杂,需要正式申请
这是提出作者变更请求最常见、也最正式的阶段。此时,期刊已决定录用您的稿件,但尚未进入最终的排版生产流程。
为什么复杂: 期刊编辑部需要确保这一变更是所有作者的共同意愿,且理由正当,以规避潜在的学术纠纷。
如何操作: 请参照下一部分的“作者变更申请标准流程”。
可行性:极低 ❌ 操作难度:极其困难
一旦您完成了校对(Proofreading)并提交,或者论文已经在线发表(Online First),修改作者信息的难度将变得极大。
为什么困难: 此时,您的论文已被视为一份正式的出版物,拥有了DOI和固定的元数据。任何修改都意味着对已发表文献的更正。
如何操作: 这通常需要通过发布一份公开的**勘误表(Corrigendum)**来完成。期刊只有在确认存在极其严重的、影响文献记录准确性的错误时,才会同意进行此类操作。
此流程主要针对“接收后,校对前”的阶段。
第一步:获得所有作者的一致书面同意
这是绝对的前提,不可或取! 您必须与每一位原作者和新作者(如果涉及增删)进行沟通,并获得他们对此次变更明确的、书面的同意(邮件确认即可)。
第二步:由通讯作者向编辑提出申请 所有与期刊的官方沟通,都必须由通讯作者 (Corresponding Author) 来发起。
第三-步:撰写一封正式、完备的申请邮件 邮件中必须包含以下三个核心要素:
清晰的变更说明: 明确告知旧的作者列表是怎样的,新的作者列表是怎样的。
合理、透明的变更理由: 坦诚地解释为什么需要进行此次变更。例如,“在根据审稿意见进行重大修改的过程中,作者B做出了关键性的额外贡献,经所有作者商议,我们一致同意将其署名顺序提前。”
所有作者同意的证明: 这是最有说服力的部分。您可以在邮件中附上所有作者同意此次变更的邮件链截图或一份由全体作者共同签署的声明信。
邮件模板参考
主题: Request for Change in Authorship for Manuscript ID [稿件编号]
正文: Dear Editor,
We are writing to request a change in authorship for our accepted manuscript, "[论文标题]" (ID: [稿件编号]).
The original author list was: [A, B, C]. The proposed new author list is: [A, C, B].
(阐述理由) The reason for this change is that during the revision process, Dr. C made a substantial new contribution to the data analysis that was critical for addressing the reviewers' comments. After a thorough discussion among all authors, we have unanimously agreed that the new author order more accurately reflects the contributions of each individual.
(提供证明) Attached is a signed statement from all original and proposed authors confirming their agreement to this change.
We apologize for any inconvenience this may cause and thank you for your understanding.
Best regards,
[通讯作者姓名] Corresponding Author
项目启动时就讨论: 在合作之初,就对署名原则和预期贡献达成初步共识。
过程中动态沟通: 如果在研究过程中,某位合作者的贡献发生了显著变化,应及时进行沟通和调整。
投稿前最终确认: 在提交稿件前的最后一刻,将最终的作者列表和排序通过邮件发送给每一位作者,并请求他们回复“同意/OK”,以此作为最终的书面确认。
结论 论文提交后修改作者顺序,虽然在技术上可行,但越往流程后期,操作越复杂,对您和团队的专业形象影响也越大。
最好的策略,永远是在按下“Submit”按钮之前,就通过充分、坦诚的沟通,将所有署名问题确定下来。
作者署名是学术成果信用和责任的直接体现。因此,在稿件提交后对其进行任何修改(包括顺序调整、增加或删除作者),都是一个需要严肃对待的程序性问题。
期刊编辑部对此类请求通常非常谨慎,以防止学术不端行为(如擅自加名、剥夺他人署名权等)。
可行性:最高 ✅ 操作难度:简单
在这个短暂的时间窗口(通常是投稿后的几天内),稿件仍在编辑部进行格式或初审。此时修改通常比较容易。
如何操作:
系统内修改: 部分投稿系统(如ScholarOne)允许通讯作者在稿件进入“Under Review”状态前,自行登录并修改作者信息。
邮件联系: 如果系统不允许,通讯作者应立即给期刊编辑部发送邮件,礼貌地说明情况并请求修改。
可行性:较低 ⚠️ 操作难度:中等,且不推荐
一旦稿件进入“Under Review”状态,意味着它已被分配给审稿人。
为什么不推荐:
干扰审稿: 此时修改作者信息,可能会对正在进行的匿名审稿过程造成干扰。
印象不佳: 这可能会给编辑留下您团队内部沟通不畅、准备工作不严谨的印象。
如何操作: 最佳策略是“按兵不动”。除非有极其重大的、必须立即更正的错误,否则应耐心等待审稿结果出来之后再提出申请。
可行性:较高 ☑️ 操作难度:复杂,需要正式申请
这是提出作者变更请求最常见、也最正式的阶段。此时,期刊已决定录用您的稿件,但尚未进入最终的排版生产流程。
为什么复杂: 期刊编辑部需要确保这一变更是所有作者的共同意愿,且理由正当,以规避潜在的学术纠纷。
如何操作: 请参照下一部分的“作者变更申请标准流程”。
可行性:极低 ❌ 操作难度:极其困难
一旦您完成了校对(Proofreading)并提交,或者论文已经在线发表(Online First),修改作者信息的难度将变得极大。
为什么困难: 此时,您的论文已被视为一份正式的出版物,拥有了DOI和固定的元数据。任何修改都意味着对已发表文献的更正。
如何操作: 这通常需要通过发布一份公开的**勘误表(Corrigendum)**来完成。期刊只有在确认存在极其严重的、影响文献记录准确性的错误时,才会同意进行此类操作。
此流程主要针对“接收后,校对前”的阶段。
第一步:获得所有作者的一致书面同意
这是绝对的前提,不可或取! 您必须与每一位原作者和新作者(如果涉及增删)进行沟通,并获得他们对此次变更明确的、书面的同意(邮件确认即可)。
第二步:由通讯作者向编辑提出申请 所有与期刊的官方沟通,都必须由通讯作者 (Corresponding Author) 来发起。
第三-步:撰写一封正式、完备的申请邮件 邮件中必须包含以下三个核心要素:
清晰的变更说明: 明确告知旧的作者列表是怎样的,新的作者列表是怎样的。
合理、透明的变更理由: 坦诚地解释为什么需要进行此次变更。例如,“在根据审稿意见进行重大修改的过程中,作者B做出了关键性的额外贡献,经所有作者商议,我们一致同意将其署名顺序提前。”
所有作者同意的证明: 这是最有说服力的部分。您可以在邮件中附上所有作者同意此次变更的邮件链截图或一份由全体作者共同签署的声明信。
邮件模板参考
主题: Request for Change in Authorship for Manuscript ID [稿件编号]
正文: Dear Editor,
We are writing to request a change in authorship for our accepted manuscript, "[论文标题]" (ID: [稿件编号]).
The original author list was: [A, B, C]. The proposed new author list is: [A, C, B].
(阐述理由) The reason for this change is that during the revision process, Dr. C made a substantial new contribution to the data analysis that was critical for addressing the reviewers' comments. After a thorough discussion among all authors, we have unanimously agreed that the new author order more accurately reflects the contributions of each individual.
(提供证明) Attached is a signed statement from all original and proposed authors confirming their agreement to this change.
We apologize for any inconvenience this may cause and thank you for your understanding.
Best regards,
[通讯作者姓名] Corresponding Author
项目启动时就讨论: 在合作之初,就对署名原则和预期贡献达成初步共识。
过程中动态沟通: 如果在研究过程中,某位合作者的贡献发生了显著变化,应及时进行沟通和调整。
投稿前最终确认: 在提交稿件前的最后一刻,将最终的作者列表和排序通过邮件发送给每一位作者,并请求他们回复“同意/OK”,以此作为最终的书面确认。
结论 论文提交后修改作者顺序,虽然在技术上可行,但越往流程后期,操作越复杂,对您和团队的专业形象影响也越大。
最好的策略,永远是在按下“Submit”按钮之前,就通过充分、坦诚的沟通,将所有署名问题确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