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 is required

双盲审稿 (Double-blind Review) 匿名指南:如何彻底隐去作者信息?

11
2025-09-23 16:44:49

双盲审稿(Double-blind Review,指在评审过程中,审稿人(Reviewer)与作者(Author)的身份对彼此都是保密的。

  • 其核心目的: 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消除偏见Bias,确保审稿人完全基于论文本身的学术质量,而非作者的声望、单位、国籍或性别等非学术因素,来进行公正的评判。

因此,作为作者,您有责任将稿件中所有可能暴露您或您所在机构身份的信息,进行彻底的、无死角的匿名化处理。任何疏忽,都可能被视为破坏匿名规则,从而导致稿件被编辑直接拒稿(Desk Reject


第一部分:显性信息的清除

这是最基础、也最容易检查的部分。

1. 移除作者姓名、单位和邮箱

  • LaTeX用户: 大多数会议模板都提供了匿名的编译选项。例如,在文档的开头,将 \documentclass{acmart} 修改为 \documentclass[acmart, anonymous]{acmart},或者使用特定的匿名命令,如 \setanonymous。请仔细阅读模板的说明文档。
  • Word用户: 直接手动删除稿件中所有出现作者姓名、单位和联系方式的地方。

2. 移除或注释掉致谢部分 (Acknowledgments)

致谢部分通常会感谢具体的同事、合作者或提供帮助的机构,这些都是非常强烈的身份线索。

    最佳实践: 将您的致谢内容写好后,在提交审稿的版本中,用注释符(LaTeX中的%)将其完全注释掉,或直接删除。并在旁边标记 [Blinded for Review],表明您将在最终录用版中加回。

3. 移除或匿名化基金资助信息 (Funding)

基金号通常与特定的项目和负责人(PI)直接挂钩,必须移除。

  • 做法: 同样,将基金资助的段落删除或注释掉,可以用一句话代替,如:

“Funding details have been removed for the anonymous review process.”


第二部分:隐性信息的伪装

这是最容易被忽略,但也最能体现您专业性的部分。

4. 匿名化代码/数据仓库链接

如果您在论文中提供了代码或数据的链接,切勿直接链接到您个人或实验室的公开GitHub主页。

  • 解决方案:
    1. 使用匿名托管服务: 例如,anonymous.4open.science 等网站,可以为您生成一个匿名的GitHub仓库快照链接。
    2. 创建匿名账户:GitHub, Zenodo, Google Drive等平台,注册一个全新的、不包含任何个人信息的匿名账户,专门用于上传此次投稿的补充材料。

5. 检查文档的元数据” (Metadata)

您生成的PDF文件本身,可能包含了您的姓名等元数据

  • 如何检查与清除:Adobe AcrobatPDF阅读器中,打开文件”->“属性,查看作者等字段是否为空。如果包含您的信息,请手动清除。

6. 警惕文中自我暴露的蛛丝马迹

  • 避免使用第一人称指向性过强的短语:
    • 错误示范: “In our previous work [1], we proposed a new model...” (在我们之前的工作[1]……
    • 正确示范: 见下一部分。
  • 避免提及具体的、有辨识度的项目名称或内部编号。

第三部分:一个棘手的问题如何引用自己的前期工作?

这是匿名处理中最核心的难点:您既要引用所有相关的前期工作(包括您自己的),又不能因此暴露身份

黄金法则: 在正文中,用第三人称的口吻来引用您自己的工作,就像您在引用任何一位其他学者的工作一样。参考文献列表(Reference List)中的条目,则保持原样,无需做任何匿名处理

  • 场景: 假设您要引用自己之前发表的、名为 “A Great Method” 的论文 [1]
    • 错误示范(暴露身份):
      • "In our previous work [1], we..."
      • "Building upon our conference paper [1], we now extend..."
    • 正确示范(保持中立):
      • "A previous study by [Your Name et al., Year] [1] proposed a similar framework..."
      • "We build upon the work of [Your Name et al., Year] [1. The Great Method...], which established..."
  • 如何引用自己正在审稿中的论文?不能直接引用一篇尚未公开的、正在审稿中的论文。
    • 最佳方案:
      1. 将那篇正在审稿中的论文,先上传到预印本服务器(如arXiv
      2. 在您当前的这篇投稿中,正常地引用这篇arXiv预印本
      3. (部分会议要求)在补充材料中,附上这篇arXiv论文的匿名版本,以供审稿人查阅。

第四部分:提交前的最后一步

寻求外部审查 在您自认为已经完成所有匿名处理后,请将最终的PDF版本,发给一位不属于本文作者的、可靠的同事或朋友。让他/她扮演审稿人,从头到尾读一遍,看是否能从中猜出作者是谁。

结论 双盲审稿下的匿名处理,是一项考验研究者细致与严谨的必考题

它不仅是遵守会议规则的程序性要求,更是尊重同行评审制度、维护学术公平的重要体现。在您按下“Submit”按钮前,请务-必对照本指南,仔细检查每一个细节。

双盲审稿(Double-blind Review,指在评审过程中,审稿人(Reviewer)与作者(Author)的身份对彼此都是保密的。

  • 其核心目的: 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消除偏见Bias,确保审稿人完全基于论文本身的学术质量,而非作者的声望、单位、国籍或性别等非学术因素,来进行公正的评判。

因此,作为作者,您有责任将稿件中所有可能暴露您或您所在机构身份的信息,进行彻底的、无死角的匿名化处理。任何疏忽,都可能被视为破坏匿名规则,从而导致稿件被编辑直接拒稿(Desk Reject


第一部分:显性信息的清除

这是最基础、也最容易检查的部分。

1. 移除作者姓名、单位和邮箱

  • LaTeX用户: 大多数会议模板都提供了匿名的编译选项。例如,在文档的开头,将 \documentclass{acmart} 修改为 \documentclass[acmart, anonymous]{acmart},或者使用特定的匿名命令,如 \setanonymous。请仔细阅读模板的说明文档。
  • Word用户: 直接手动删除稿件中所有出现作者姓名、单位和联系方式的地方。

2. 移除或注释掉致谢部分 (Acknowledgments)

致谢部分通常会感谢具体的同事、合作者或提供帮助的机构,这些都是非常强烈的身份线索。

    最佳实践: 将您的致谢内容写好后,在提交审稿的版本中,用注释符(LaTeX中的%)将其完全注释掉,或直接删除。并在旁边标记 [Blinded for Review],表明您将在最终录用版中加回。

3. 移除或匿名化基金资助信息 (Funding)

基金号通常与特定的项目和负责人(PI)直接挂钩,必须移除。

  • 做法: 同样,将基金资助的段落删除或注释掉,可以用一句话代替,如:

“Funding details have been removed for the anonymous review process.”


第二部分:隐性信息的伪装

这是最容易被忽略,但也最能体现您专业性的部分。

4. 匿名化代码/数据仓库链接

如果您在论文中提供了代码或数据的链接,切勿直接链接到您个人或实验室的公开GitHub主页。

  • 解决方案:
    1. 使用匿名托管服务: 例如,anonymous.4open.science 等网站,可以为您生成一个匿名的GitHub仓库快照链接。
    2. 创建匿名账户:GitHub, Zenodo, Google Drive等平台,注册一个全新的、不包含任何个人信息的匿名账户,专门用于上传此次投稿的补充材料。

5. 检查文档的元数据” (Metadata)

您生成的PDF文件本身,可能包含了您的姓名等元数据

  • 如何检查与清除:Adobe AcrobatPDF阅读器中,打开文件”->“属性,查看作者等字段是否为空。如果包含您的信息,请手动清除。

6. 警惕文中自我暴露的蛛丝马迹

  • 避免使用第一人称指向性过强的短语:
    • 错误示范: “In our previous work [1], we proposed a new model...” (在我们之前的工作[1]……
    • 正确示范: 见下一部分。
  • 避免提及具体的、有辨识度的项目名称或内部编号。

第三部分:一个棘手的问题如何引用自己的前期工作?

这是匿名处理中最核心的难点:您既要引用所有相关的前期工作(包括您自己的),又不能因此暴露身份

黄金法则: 在正文中,用第三人称的口吻来引用您自己的工作,就像您在引用任何一位其他学者的工作一样。参考文献列表(Reference List)中的条目,则保持原样,无需做任何匿名处理

  • 场景: 假设您要引用自己之前发表的、名为 “A Great Method” 的论文 [1]
    • 错误示范(暴露身份):
      • "In our previous work [1], we..."
      • "Building upon our conference paper [1], we now extend..."
    • 正确示范(保持中立):
      • "A previous study by [Your Name et al., Year] [1] proposed a similar framework..."
      • "We build upon the work of [Your Name et al., Year] [1. The Great Method...], which established..."
  • 如何引用自己正在审稿中的论文?不能直接引用一篇尚未公开的、正在审稿中的论文。
    • 最佳方案:
      1. 将那篇正在审稿中的论文,先上传到预印本服务器(如arXiv
      2. 在您当前的这篇投稿中,正常地引用这篇arXiv预印本
      3. (部分会议要求)在补充材料中,附上这篇arXiv论文的匿名版本,以供审稿人查阅。

第四部分:提交前的最后一步

寻求外部审查 在您自认为已经完成所有匿名处理后,请将最终的PDF版本,发给一位不属于本文作者的、可靠的同事或朋友。让他/她扮演审稿人,从头到尾读一遍,看是否能从中猜出作者是谁。

结论 双盲审稿下的匿名处理,是一项考验研究者细致与严谨的必考题

它不仅是遵守会议规则的程序性要求,更是尊重同行评审制度、维护学术公平的重要体现。在您按下“Submit”按钮前,请务-必对照本指南,仔细检查每一个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