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15 日,华东师范大学翁杰敏、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陈德桂作为共同通讯作者(黄园勇、孙益梅、齐红云、姜泉龙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在Nature上发表题为:A conserved H3K14ub-driven H3K9me3 for chromatin compartmentalization(一个保守的H3K14单泛素化驱动的H3K9me3修饰,用于染色质区室化)的研究论文【9】。
10 月 15 日,清华大学方璐作为通讯作者(Yao Zhiyang、Liu Shuyang、Wang Yingce 作为共同第一作者),在 Nature 期刊发表了题为:Integrated lithium niobate photonics for sub-ångström snapshot spectroscopy(用于亚埃级快照光谱学的集成铌酸锂光子学)的研究论文【10】。
10 月 15 日,上海交通大学戚亚冰、复旦大学梁佳、南京理工大学徐勃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复旦大学李天朋为第一作者),在 Nature 期刊发表了题为:Tin-based perovskite solar cells with a homogeneous buried interface(具有均匀埋藏界面的锡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论文【3】。
10 月 15 日,中国台湾中央研究院邬哲源、杨欣洲、郭沛恩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在 Nature 期刊发表了题为:The Taiwan Precision Medicine Initiative provides a cohort for large-scale studies(台湾精准医疗计划为大规模研究提供了一个队列)的研究论文【4】。
10 月 15 日,中国台湾中央研究院范盛娟、陈弘昕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在 Nature 期刊发表了题为:Population-specific polygenic risk scores for people of Han Chinese ancestry(针对具有汉族血统人群的特定人群多基因风险评分)的研究论文【5】。
10 月 15 日,德国亚琛工业大学 Zhang Zhenhua作为第一作者,在 Nature 期刊发表了题为:Deaminative cross-coupling of amines by boryl radical β-scission(硼自由基β-断裂介导的胺的脱氨基交叉偶联反应)的研究论文【1】。
10 月 15 日,新加坡国立大学许民瑜、香港中文大学章兴龙作为共同通讯作者(Zhang Ying-Qi、Li Shuo-Han 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在 Nature 期刊发表了题为:Photocatalytic oxygen-atom transmutation of oxetanes(环氧化物的光催化氧原子转化)的研究论文【2】。
10 月 15 日,曼彻斯特大学 Wang R. 作为第一作者,在 Nature 期刊发表了题为:In-plane dielectric constant and conductivity of confined water(受限水的面内介电常数和电导率)的研究论文【6】。
10 月 15 日,罗格斯大学 Lin Yucheng 作为通讯作者兼第一作者,在 Nature 期刊发表了题为:Modern sea-level rise breaks 4,000-year stability in southeastern China(中国东南部现代海平面上升打破了 4000 年来的稳定状态)的研究论文【7】。
10 月 15 日,伊利诺伊大学 Chen Qian 作为通讯作者,在 Nature 期刊发表了题为:Patchy nanoparticles by atomic stencilling(原子模板法制造的斑点纳米粒子)的研究论文【8】。
10 月 15 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Chen Chi-Fang 作为通讯作者兼第一作者,在 Nature 期刊发表了题为:Efficient quantum thermal simulation(高效量子热模拟)的研究论文【11】。
10 月 13 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张霆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在 Nature 期刊发表了题为:Host cell Z-RNAs activate ZBP1 during virus infections(宿主细胞的 Z-RNA 在病毒感染期间激活 ZBP1)的研究论文【12】。
论文链接:
1.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5-09725-1
2.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5-09723-3
3.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5-09724-2
4.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5-09680-x
5.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5-09350-y
6.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5-09558-y
7.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5-09600-z
8.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5-09605-8
9.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5-09624-5
10.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5-09591-x
11.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5-09583-x
12.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5-09705-5
来源: 生物世界,爱科会易仅用于学术交流,若相关内容侵权,请联系删除。
10 月 15 日,华东师范大学翁杰敏、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陈德桂作为共同通讯作者(黄园勇、孙益梅、齐红云、姜泉龙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在Nature上发表题为:A conserved H3K14ub-driven H3K9me3 for chromatin compartmentalization(一个保守的H3K14单泛素化驱动的H3K9me3修饰,用于染色质区室化)的研究论文【9】。
10 月 15 日,清华大学方璐作为通讯作者(Yao Zhiyang、Liu Shuyang、Wang Yingce 作为共同第一作者),在 Nature 期刊发表了题为:Integrated lithium niobate photonics for sub-ångström snapshot spectroscopy(用于亚埃级快照光谱学的集成铌酸锂光子学)的研究论文【10】。
10 月 15 日,上海交通大学戚亚冰、复旦大学梁佳、南京理工大学徐勃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复旦大学李天朋为第一作者),在 Nature 期刊发表了题为:Tin-based perovskite solar cells with a homogeneous buried interface(具有均匀埋藏界面的锡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论文【3】。
10 月 15 日,中国台湾中央研究院邬哲源、杨欣洲、郭沛恩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在 Nature 期刊发表了题为:The Taiwan Precision Medicine Initiative provides a cohort for large-scale studies(台湾精准医疗计划为大规模研究提供了一个队列)的研究论文【4】。
10 月 15 日,中国台湾中央研究院范盛娟、陈弘昕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在 Nature 期刊发表了题为:Population-specific polygenic risk scores for people of Han Chinese ancestry(针对具有汉族血统人群的特定人群多基因风险评分)的研究论文【5】。
10 月 15 日,德国亚琛工业大学 Zhang Zhenhua作为第一作者,在 Nature 期刊发表了题为:Deaminative cross-coupling of amines by boryl radical β-scission(硼自由基β-断裂介导的胺的脱氨基交叉偶联反应)的研究论文【1】。
10 月 15 日,新加坡国立大学许民瑜、香港中文大学章兴龙作为共同通讯作者(Zhang Ying-Qi、Li Shuo-Han 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在 Nature 期刊发表了题为:Photocatalytic oxygen-atom transmutation of oxetanes(环氧化物的光催化氧原子转化)的研究论文【2】。
10 月 15 日,曼彻斯特大学 Wang R. 作为第一作者,在 Nature 期刊发表了题为:In-plane dielectric constant and conductivity of confined water(受限水的面内介电常数和电导率)的研究论文【6】。
10 月 15 日,罗格斯大学 Lin Yucheng 作为通讯作者兼第一作者,在 Nature 期刊发表了题为:Modern sea-level rise breaks 4,000-year stability in southeastern China(中国东南部现代海平面上升打破了 4000 年来的稳定状态)的研究论文【7】。
10 月 15 日,伊利诺伊大学 Chen Qian 作为通讯作者,在 Nature 期刊发表了题为:Patchy nanoparticles by atomic stencilling(原子模板法制造的斑点纳米粒子)的研究论文【8】。
10 月 15 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Chen Chi-Fang 作为通讯作者兼第一作者,在 Nature 期刊发表了题为:Efficient quantum thermal simulation(高效量子热模拟)的研究论文【11】。
10 月 13 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张霆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在 Nature 期刊发表了题为:Host cell Z-RNAs activate ZBP1 during virus infections(宿主细胞的 Z-RNA 在病毒感染期间激活 ZBP1)的研究论文【12】。
论文链接:
1.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5-09725-1
2.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5-09723-3
3.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5-09724-2
4.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5-09680-x
5.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5-09350-y
6.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5-09558-y
7.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5-09600-z
8.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5-09605-8
9.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5-09624-5
10.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5-09591-x
11.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5-09583-x
12.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5-09705-5
来源: 生物世界,爱科会易仅用于学术交流,若相关内容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