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4日至16日,第十届机器人与自动化工程国际会议( ICRAE 2025)在海南省海口市举行。会议由海南大学主办、海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承办,并得到中国农业工程学会、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新加坡机器人学会、新加坡电子学会、西安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东南大学等高校及科研机构的技术支持,并获得《机器人》期刊赞助。会议吸引了近百位国内外专家学者参会,围绕机器人技术、自动化工程、智能装备及智慧农业等领域的最新成果展开交流。

开幕式举行—多方代表探讨行业发展方向
11月15日上午,大会开幕,开幕式由海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张喜瑞教授主持。

海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张喜瑞教授
海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院长唐荣年教授在致辞中表示,当前机器人与自动化技术正加速融入产业发展各环节,将在智慧农业、智能制造、海洋工程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希望借助本次会议,加强区域、国内及国际间的学术合作与成果共享。

海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院长唐荣年教授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谢明副教授在开幕致辞中指出,随着人工智能、感知系统与高性能装备的快速发展,机器人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广阔应用前景,ICRAE 为开展深度交流合作提供了重要平台。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谢明副教授
主旨报告—关注农业机器人与低空经济关键技术
大会邀请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机电控制研究所所长刘成良教授(长江学者)和浙江大学何勇教授(iAABE Fellow、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作大会主旨报告。
刘成良教授报告《农业机器人关键技术及发展趋势》,介绍了农业机器人的定义、发展阶段与关键技术,分析应用需求与挑战,提出标准体系与未来路线图,为智能农机与智慧农业发展提供参考。

上海交通大学刘成良教授
何勇教授报告《农业低空经济关键技术装备和应用场景》,介绍了农业低空经济关键技术、装备及典型应用场景,提出优化空域管理与适航认证的建议,展望其在碳监测、育种及灾害应急等新兴场景的应用前景。

浙江大学何勇教授
专题分论坛—展示农业机器人多场景应用研究
大会特别设置“智农时代:农业机器人的创新与实践”专题分论坛,由浙江大学何勇教授担任主席。多位来自国内高校的专家学者作专题报告,报告内容包括: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傅隆生教授《猕猴桃生产多功能作业机器人研究》、浙江理工大学陈建能教授《名优茶智能化采摘技术装备研究》、山东农业大学苑进教授《选择性收获机器人研发实践与具身智能化趋势》、新疆大学邹湘军教授《视觉采收机器人及大负载移动四足机器人研究》、中国农业大学张昭教授《金银花智能采摘机器人研究进展》,内容涵盖果园机器人、多功能作业平台、智能采摘装备、大负载仿生机器牛等多个方向,全面展示了智能农业装备领域的前沿进展与产业应用案例,充分体现“机器人赋能智慧农业”的技术趋势。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傅隆生教授

浙江理工大学陈建能教授

山东农业大学苑进教授

新疆大学邹湘军教授

中国农业大学张昭教授
多场学术活动同步开展涵盖机器人与自动化前沿方向
此次大会为期三天,除主旨报告及专题分论坛外,还设置多个平行分会及专题交流活动。内容涵盖智能图像分析与智能测量技术、现代通信系统与信息技术、机器人运动学分析与无人控制系统、机器人控制中的图像增强识别、工程机器人结构控制与轨迹跟踪、航空智能飞机系统控制及智能装置设计等多个热门方向。
大会组委会设立了最佳论文奖、最佳学生论文奖、最佳审稿人奖、最佳口头报告奖等多个奖项,以鼓励科研人员尤其是青年学者在机器人与自动化工程领域创新探索。

十载耕耘,行稳致远:ICRAE 构筑高水平国际学术交流
自创办以来,ICRAE 已成功举办十届,会议规模及国际影响力逐步提升。在促进机器人与自动化工程领域的学术交流、技术进步和产业协同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人工智能、智慧农业、航空装备及感知计算等领域持续发展,会议将继续为产学研合作与国际交流提供平台,推动相关技术研究与应用发展。
最后,特别鸣谢《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与MDPI automation期刊的赞助支持。
2025年11月14日至16日,第十届机器人与自动化工程国际会议( ICRAE 2025)在海南省海口市举行。会议由海南大学主办、海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承办,并得到中国农业工程学会、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新加坡机器人学会、新加坡电子学会、西安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东南大学等高校及科研机构的技术支持,并获得《机器人》期刊赞助。会议吸引了近百位国内外专家学者参会,围绕机器人技术、自动化工程、智能装备及智慧农业等领域的最新成果展开交流。

开幕式举行—多方代表探讨行业发展方向
11月15日上午,大会开幕,开幕式由海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张喜瑞教授主持。

海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张喜瑞教授
海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院长唐荣年教授在致辞中表示,当前机器人与自动化技术正加速融入产业发展各环节,将在智慧农业、智能制造、海洋工程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希望借助本次会议,加强区域、国内及国际间的学术合作与成果共享。

海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院长唐荣年教授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谢明副教授在开幕致辞中指出,随着人工智能、感知系统与高性能装备的快速发展,机器人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广阔应用前景,ICRAE 为开展深度交流合作提供了重要平台。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谢明副教授
主旨报告—关注农业机器人与低空经济关键技术
大会邀请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机电控制研究所所长刘成良教授(长江学者)和浙江大学何勇教授(iAABE Fellow、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作大会主旨报告。
刘成良教授报告《农业机器人关键技术及发展趋势》,介绍了农业机器人的定义、发展阶段与关键技术,分析应用需求与挑战,提出标准体系与未来路线图,为智能农机与智慧农业发展提供参考。

上海交通大学刘成良教授
何勇教授报告《农业低空经济关键技术装备和应用场景》,介绍了农业低空经济关键技术、装备及典型应用场景,提出优化空域管理与适航认证的建议,展望其在碳监测、育种及灾害应急等新兴场景的应用前景。

浙江大学何勇教授
专题分论坛—展示农业机器人多场景应用研究
大会特别设置“智农时代:农业机器人的创新与实践”专题分论坛,由浙江大学何勇教授担任主席。多位来自国内高校的专家学者作专题报告,报告内容包括: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傅隆生教授《猕猴桃生产多功能作业机器人研究》、浙江理工大学陈建能教授《名优茶智能化采摘技术装备研究》、山东农业大学苑进教授《选择性收获机器人研发实践与具身智能化趋势》、新疆大学邹湘军教授《视觉采收机器人及大负载移动四足机器人研究》、中国农业大学张昭教授《金银花智能采摘机器人研究进展》,内容涵盖果园机器人、多功能作业平台、智能采摘装备、大负载仿生机器牛等多个方向,全面展示了智能农业装备领域的前沿进展与产业应用案例,充分体现“机器人赋能智慧农业”的技术趋势。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傅隆生教授

浙江理工大学陈建能教授

山东农业大学苑进教授

新疆大学邹湘军教授

中国农业大学张昭教授
多场学术活动同步开展涵盖机器人与自动化前沿方向
此次大会为期三天,除主旨报告及专题分论坛外,还设置多个平行分会及专题交流活动。内容涵盖智能图像分析与智能测量技术、现代通信系统与信息技术、机器人运动学分析与无人控制系统、机器人控制中的图像增强识别、工程机器人结构控制与轨迹跟踪、航空智能飞机系统控制及智能装置设计等多个热门方向。
大会组委会设立了最佳论文奖、最佳学生论文奖、最佳审稿人奖、最佳口头报告奖等多个奖项,以鼓励科研人员尤其是青年学者在机器人与自动化工程领域创新探索。

十载耕耘,行稳致远:ICRAE 构筑高水平国际学术交流
自创办以来,ICRAE 已成功举办十届,会议规模及国际影响力逐步提升。在促进机器人与自动化工程领域的学术交流、技术进步和产业协同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人工智能、智慧农业、航空装备及感知计算等领域持续发展,会议将继续为产学研合作与国际交流提供平台,推动相关技术研究与应用发展。
最后,特别鸣谢《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与MDPI automation期刊的赞助支持。

2026.02.28 - 2026.03.02 中国 成都

2026.02.06 - 2026.02.08 日本 大阪

2026.02.04 - 2026.02.06 泰国 普吉岛

2026.02.28 - 2026.03.02
中国 成都
投稿截止 2025.11.30

2026.02.06 - 2026.02.08
日本 大阪
投稿截止 2025.12.05

2026.02.04 - 2026.02.06
泰国 普吉岛
投稿截止 2025.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