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8日,国际顶级学术期刊《Science》以在线全文Research Article形式发表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化学学院和仿生界面材料科学全国重点实验室刘明杰教授、李景教授团队与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赵立东教授团队在柔性磁电材料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Strain-coupled, crystalline polymer-inorganic interfaces for efficient magnetoelectric sensing》。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论文第一单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生何彬彬为论文第一作者,刘明杰教授,赵立东教授,李景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
该研究通过界面共晶策略成功制备了一种高性能聚合物-无机纳米复合薄膜,为柔性磁电材料的设计与应用开辟了新路径。研究团队通过对铁磁性二硒化钒(VSe₂)单层表面进行重氮化修饰,从而在铁磁性纳米片与铁电性高分子聚偏二氟乙烯(PVDF)之间构建了亚分子级平整的界面结构。这种高度结晶的复合界面有效抑制了能量耗散并提高了界面能量传递效率,最终制得的复合薄膜展现出卓越的磁电性能——磁容系数高达23.6%,且具备超快磁电响应速度(1 ms-1)。值得关注的是,该器件实现了与热电器件的交叉集成,所制备的集成器件展现出长时稳定的信号输出特性,为小型化、多功能化可穿戴设备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全新设计策略。
研究链接: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dt2741
来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爱科会易仅用于学术交流,若相关内容侵权,请联系删除
2025年8月8日,国际顶级学术期刊《Science》以在线全文Research Article形式发表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化学学院和仿生界面材料科学全国重点实验室刘明杰教授、李景教授团队与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赵立东教授团队在柔性磁电材料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Strain-coupled, crystalline polymer-inorganic interfaces for efficient magnetoelectric sensing》。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论文第一单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生何彬彬为论文第一作者,刘明杰教授,赵立东教授,李景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
该研究通过界面共晶策略成功制备了一种高性能聚合物-无机纳米复合薄膜,为柔性磁电材料的设计与应用开辟了新路径。研究团队通过对铁磁性二硒化钒(VSe₂)单层表面进行重氮化修饰,从而在铁磁性纳米片与铁电性高分子聚偏二氟乙烯(PVDF)之间构建了亚分子级平整的界面结构。这种高度结晶的复合界面有效抑制了能量耗散并提高了界面能量传递效率,最终制得的复合薄膜展现出卓越的磁电性能——磁容系数高达23.6%,且具备超快磁电响应速度(1 ms-1)。值得关注的是,该器件实现了与热电器件的交叉集成,所制备的集成器件展现出长时稳定的信号输出特性,为小型化、多功能化可穿戴设备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全新设计策略。
研究链接: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dt2741
来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爱科会易仅用于学术交流,若相关内容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