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所有向 EI 会议(尤其是 IEEE 赞助的会议)投稿的研究者而言,“查重率” 是悬在头上的第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辛辛苦苦完成的论文,如果因为查重率不达标而在第一关就被“机器”刷下(Desk Reject),无疑是最令人沮L丧的。
那么,IEEE 官方对查重率的具体要求到底是多少?是不是有一个“低于 30% 就安全”的万能法则?
一个简短的回答是:IEEE 官方并没有一个“一刀切”的数字规定。
IEEE 的核心政策是对“剽窃 (Plagiarism)”的零容忍,而不是对“重复率 (Similarity Index)”的数字崇拜。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世界各地的会议主席和编辑们为了筛选海量稿件,已经形成了一套通用的“潜规则”和“安全线”。
一、IEEE 使用什么工具?(这决定了一切)
首先,你必须知道你的“考官”是谁。
- 官方工具:iThenticate (CrossCheck)
- IEEE 旗下所有期刊和会议,使用的官方查重工具是 iThenticate(通过 CrossCheck 平台)。
- 这很重要: iThenticate 的数据库是全球已出版的学术文献(期刊、会议、书籍等)。它不会像 Turnitin 那样包含学生的课程作业或未发表的论文。因此,iThenticate 的查重结果通常比 Turnitin 更“干净”,也更严格。
二、揭秘:不成文的“安全线” (iThenticate 报告)
尽管 IEEE 官方强调“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但在实践中,审稿人处理稿件时普遍会参考以下两个关键数字:
1. 总重复率 (Overall Similarity Index)
这是 iThenticate 报告中最大的那个百分比数字。
- 0% - 15% (绝对安全区):
- 15% - 30% (条件安全区):
- 这是最大多数论文所在的区间。 只要你的重复不是来自“大段的、非引用的抄袭”,就完全没问题。
- 这个区间的重复率通常是由“参考文献列表”、“标准方法描述”、“作者单位”和一些“常用短语”贡献的。
- 30% - 40% (高风险警告区):
- 你的论文会被标记。编辑会手动点开报告,仔细审查重复来源。
- 如果发现重复主要来自参考文献,或者是非常分散的小片段,你可能“侥幸过关”。
- 但如果发现有大段(如超过 3%)来自单一来源,被拒稿的风险极大。
- > 40% (极高风险区):
- 几乎可以确定是“Desk Reject”(直接拒稿)。编辑甚至不会浪费时间看你的内容,除非你是一篇综述(Review Paper),并且重复源极其分散。
2. 单一来源最大重复率 (Single Source Similarity)
警告:这个数字远比“总重复率”更致命!
总重复率 30% 可能没事,但如果单一来源重复率 15%,你可能已经出局了。
- < 5% (安全): 正常。
- 5% - 10% (需警惕): 编辑会查看这一来源。
- > 10% (极其危险): 如果你从“一处”(例如一篇参考文献)复制的比例超过 10%,iThenticate 会将其标红。这被视为“严重抄袭”的强烈信号。
三、什么是“坏”的重复?什么又是“可接受”的重复?
查重率高并不一定等于剽窃。iThenticate 只管“相似”,不管“剽窃”。审稿人会人工区分:
1. “可接受”的重复(通常会被忽略)
- 参考文献 (Bibliography/References): 这是最大的重复来源,尤其是使用标准格式(如 IEEE 格式)时。
- 方法论 (Methods): 在实验科学中,描述通用的实验设备、标准流程或数学公式时,重复在所难免。
- 常用短语 (Common Phrases): 例如 "As shown in Figure 1...",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 作者信息与机构名称。
(注:有经验的编辑在运行 iThenticate 时,会勾选“排除参考文献”和“排除小片段匹配”选项,这样得到的重复率会更低、更真实。)
2. “坏”的重复(一票否决)
- 大段复制: 连续复制他人(或自己已发表论文)的一整段话,即使加了引用也不行(这被称为“懒惰写作”,应使用“Paraphrase”转述)。
- 未加引用的复制: 无论长短,都是剽窃。
- 自我剽窃 (Self-Plagiarism): 复制你自己已发表(已拥有版权)的论文中的大段内容。IEEE 对此同样零容忍。
四、给投稿人的“降重”实战建议
- 专注转述 (Paraphrase): 永远不要直接复制粘贴别人的句子。理解它的意思,用你自己的话重新写出来,然后标注引用 [1]。
- 检查“准 10%”来源: 如果你自查发现单一来源接近 10%,请立刻重写那部分内容。
- 合理使用引用: 如果必须使用原文,请使用英文引号 " 并明确标注引用。
- 注意“自我剽窃”: 如果你的会议论文是基于你已发表的期刊论文,你必须确保会议论文中有“显著的新贡献”,而不仅仅是“复制粘贴”。
总结: 不要迷信“30%”这个数字。请确保你的总重复率(不含参考文献)低于 30%,并且单一来源重复率低于 10%(最好低于 5%)。这才是 IEEE 会议最真实、最安全的“通行规则”。

对于所有向 EI 会议(尤其是 IEEE 赞助的会议)投稿的研究者而言,“查重率” 是悬在头上的第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辛辛苦苦完成的论文,如果因为查重率不达标而在第一关就被“机器”刷下(Desk Reject),无疑是最令人沮L丧的。
那么,IEEE 官方对查重率的具体要求到底是多少?是不是有一个“低于 30% 就安全”的万能法则?
一个简短的回答是:IEEE 官方并没有一个“一刀切”的数字规定。
IEEE 的核心政策是对“剽窃 (Plagiarism)”的零容忍,而不是对“重复率 (Similarity Index)”的数字崇拜。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世界各地的会议主席和编辑们为了筛选海量稿件,已经形成了一套通用的“潜规则”和“安全线”。
一、IEEE 使用什么工具?(这决定了一切)
首先,你必须知道你的“考官”是谁。
- 官方工具:iThenticate (CrossCheck)
- IEEE 旗下所有期刊和会议,使用的官方查重工具是 iThenticate(通过 CrossCheck 平台)。
- 这很重要: iThenticate 的数据库是全球已出版的学术文献(期刊、会议、书籍等)。它不会像 Turnitin 那样包含学生的课程作业或未发表的论文。因此,iThenticate 的查重结果通常比 Turnitin 更“干净”,也更严格。
二、揭秘:不成文的“安全线” (iThenticate 报告)
尽管 IEEE 官方强调“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但在实践中,审稿人处理稿件时普遍会参考以下两个关键数字:
1. 总重复率 (Overall Similarity Index)
这是 iThenticate 报告中最大的那个百分比数字。
- 0% - 15% (绝对安全区):
- 15% - 30% (条件安全区):
- 这是最大多数论文所在的区间。 只要你的重复不是来自“大段的、非引用的抄袭”,就完全没问题。
- 这个区间的重复率通常是由“参考文献列表”、“标准方法描述”、“作者单位”和一些“常用短语”贡献的。
- 30% - 40% (高风险警告区):
- 你的论文会被标记。编辑会手动点开报告,仔细审查重复来源。
- 如果发现重复主要来自参考文献,或者是非常分散的小片段,你可能“侥幸过关”。
- 但如果发现有大段(如超过 3%)来自单一来源,被拒稿的风险极大。
- > 40% (极高风险区):
- 几乎可以确定是“Desk Reject”(直接拒稿)。编辑甚至不会浪费时间看你的内容,除非你是一篇综述(Review Paper),并且重复源极其分散。
2. 单一来源最大重复率 (Single Source Similarity)
警告:这个数字远比“总重复率”更致命!
总重复率 30% 可能没事,但如果单一来源重复率 15%,你可能已经出局了。
- < 5% (安全): 正常。
- 5% - 10% (需警惕): 编辑会查看这一来源。
- > 10% (极其危险): 如果你从“一处”(例如一篇参考文献)复制的比例超过 10%,iThenticate 会将其标红。这被视为“严重抄袭”的强烈信号。
三、什么是“坏”的重复?什么又是“可接受”的重复?
查重率高并不一定等于剽窃。iThenticate 只管“相似”,不管“剽窃”。审稿人会人工区分:
1. “可接受”的重复(通常会被忽略)
- 参考文献 (Bibliography/References): 这是最大的重复来源,尤其是使用标准格式(如 IEEE 格式)时。
- 方法论 (Methods): 在实验科学中,描述通用的实验设备、标准流程或数学公式时,重复在所难免。
- 常用短语 (Common Phrases): 例如 "As shown in Figure 1...",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 作者信息与机构名称。
(注:有经验的编辑在运行 iThenticate 时,会勾选“排除参考文献”和“排除小片段匹配”选项,这样得到的重复率会更低、更真实。)
2. “坏”的重复(一票否决)
- 大段复制: 连续复制他人(或自己已发表论文)的一整段话,即使加了引用也不行(这被称为“懒惰写作”,应使用“Paraphrase”转述)。
- 未加引用的复制: 无论长短,都是剽窃。
- 自我剽窃 (Self-Plagiarism): 复制你自己已发表(已拥有版权)的论文中的大段内容。IEEE 对此同样零容忍。
四、给投稿人的“降重”实战建议
- 专注转述 (Paraphrase): 永远不要直接复制粘贴别人的句子。理解它的意思,用你自己的话重新写出来,然后标注引用 [1]。
- 检查“准 10%”来源: 如果你自查发现单一来源接近 10%,请立刻重写那部分内容。
- 合理使用引用: 如果必须使用原文,请使用英文引号 " 并明确标注引用。
- 注意“自我剽窃”: 如果你的会议论文是基于你已发表的期刊论文,你必须确保会议论文中有“显著的新贡献”,而不仅仅是“复制粘贴”。
总结: 不要迷信“30%”这个数字。请确保你的总重复率(不含参考文献)低于 30%,并且单一来源重复率低于 10%(最好低于 5%)。这才是 IEEE 会议最真实、最安全的“通行规则”。
